研学旅行走世界:跨过太平洋,踏向美利坚

中国记录新闻中心 文化中國 環球視野评论53,561字数 1148阅读3分49秒阅读模式

中国记录通讯社消息  在10多年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还没有出现"研学旅行"这个词语的时候,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和创新教育的教师的我,已经似乎感觉到了它会出现。

我坚信,未来有可能学生边研究,边旅行,必将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流行开来。

那时候的我,经过观察和总结已经发现,研学旅行未来必成为一个热点。

研学旅行走世界:跨过太平洋,踏向美利坚

当时我的依据有两点。

第一点,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旅游热持续攀升。

第二点,学生的旅游不同于成人,一是受假期限制,二是和学习有关。

2009年,我突发奇想,一定到世界上去看一看,转一转。

一个普通的老师,走向世界,是非常困难的。

那时的我,把目光瞄准了上海。

在我的心目中,上海的教育体制改革一直领跑全国,要学习,就必须先到上海。

那年秋天,我只身一人前往上海,拜师学艺,拜访了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协会中国区执行主席陈伟新先生。

在陈伟新先生和其他一些上海同仁的指导下,我在头脑奥林匹克创新领域一路奔跑,并将该项活动,从黄浦江畔的大上海,引入到中原腹地的大河南。

第一次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叫情感小车。

在上海的指导下,利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和学生设计制作了一辆情感小车,作为和世界交流的载体,也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项目,向世人展示。

在陈伟新先生的推荐下,我有幸将该项目带到了美国世界创新大赛的舞台,交流和展示。

现在想来,10多年前的我,也是比较大胆的。

英语不但不好,而且非常不好。

当时我说一句英语,十个老师会笑话我,有人挑逗我说,就这样的英语,还想去美国。

大胆是我的性格。

我觉得越是英语不好,越是锻炼我的时候。

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专职老师,应该有这种勇气和力量,那就是不靠导游,不考翻译,就靠自己,只有自己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表率,才能够让别人信服。

英语由不好变好,语言由不会变会,这才是研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

就这样,我和7个学生就开启了世界研学旅行之旅。

从准备材料,到赴美国大使馆签证,再到跨过太平洋,直抵美国大陆,一路走来,全靠我和学生自己摸索和研究。

到了美国,亲眼看到了底特律城市的衰败,深刻体会了美国的"小费"文化,第一次看到了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的与众不同,带领学生到兰辛高中进行了交流,自己摸索乘火车,转大巴到美国的第三大城市芝加哥,接触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我有一个特点,不论带学生到哪里都一定让他和外国人进行交流,不论是在机场,还是在学校,也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

只有多跟别人交流,才能够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如果只是走一走,看一看风景,这不是研究性学习,也不是真正的研学旅行。

在我看来,研学旅行要做到两个方面。

第一,要有一定的研究项目。在旅行开始之前,学生了有一定的研究项目,就可以利用这些研究项目和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

第二,学习要与旅行相结合。旅行也是一种学习,对学生来说,在履行过程中不能只看风景,不做学习。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最后更新:2020-1-21
他信要给洪森上一课? 環球視野

他信要给洪森上一课?

当地时间7月25日,柬埔寨驻联合国代表乔恰在安理会闭门会议后表示,柬埔寨要求“无条件立即停火”,并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与泰国的边境军事冲突。 柬埔寨与泰国的这场冲突开始于7月24日,是十余年来两国之间最...
释永信被调查风波:袈裟下的商业帝国 環球視野

释永信被调查风波:袈裟下的商业帝国

一条惊爆消息刷屏: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 今天先是有自媒体“媒派”发布文章称,日前有消息称,中原地区某著名“千年古刹”方丈释某某,已被带走调查,具体原因不详。一位接近释某某的知情人士表示,目前不...
文化中國

“笔墨生辉,花溪雅集”书画展璀璨开幕

中国记录通讯社(记者:王玉伦)贵州消息:7月26日,这一天可不一般,正值茫父先生诞辰149周年。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一场超有意义的书画展在花溪公园乡贤里(芝圃)书画厅盛大开幕。这次活动是茫父书画院携...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