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2025年11月8日,“红旗渠天河颂”北京书画交流展在北京丰台科学城中核路10号院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以书画为媒,重温“人工天河”的峥嵘岁月,讴歌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为观众献上一场兼具红色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的视觉盛宴。

本次展览由林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河南林州企业商会联合主办,红旗渠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红渠(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红旗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展览自11月8日起至15日止,为期8天,旨在传承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凝聚新时代发展合力。
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嘉宾、书画艺术家、企业家代表及媒体记者齐聚一堂。14时起,嘉宾们陆续签到入场,现场循环播放的红旗渠纪录片与激昂的背景音乐,让人们提前沉浸在那段战天斗地的岁月氛围中。15时,开幕式正式启动,主持人逐一介绍到场的主要领导及嘉宾,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首任司令员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红色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李自忠、北京河南林州企业商会会长张富周和商会企业家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书画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书画交流展的启动仪式。诸多对红旗渠有着深厚感情的艺术家提供作品以供展览,其中有傅宝世、王毓安、孔令行、刘长海、韦艺和、翟建周、郭爱德、秦雨、侯君明、孙文斌、靳林峰、辛金珊、付美舒、常永红、岳瑞增、路晟平、王玉杰等。
林州市文联在发来的贺信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十万林州儿女以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不仅解决了千百年的缺水之苦,更孕育了光耀千秋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新中国艰苦创业的典范,此次书画交流展以艺术之名传承红色基因,参展作品既再现了当年战天斗地的壮阔场景,也勾勒出太行天河的时代新貌,是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
北京河南林州企业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会始终心系桑梓、情注家乡,此次携手主办展览,是深化京林两地文化交流、弘扬红旗渠精神的重要实践。承办方代表在致辞中向所有为展览付出心血的艺术家和工作人员致以诚挚感谢,强调要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当代人迎难而上、奋斗不息的精神密码。

参展艺术家代表分享了创作感悟,他们表示,红旗渠不仅是水利工程奇迹,更是精神丰碑。创作过程中,他们深入研读红旗渠历史,实地感受太行山水风貌,力求用笔墨丹青传递建设者的坚韧意志与家国情怀。
开幕式后,嘉宾与观众在策展人及艺术家的引导下参观展览。本次展览分为A、B两大展区,A区聚焦红旗渠峥嵘岁月,通过多幅作品展现建设者开山凿石的铿锵身影与渠水奔流的壮阔图景;B区则以传统美学视角呈现优秀国画作品,彰显艺术之美。

参展作品中,既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也有细腻传神的人物速写;既刻画了建设者黝黑粗糙却充满力量的双手,也描绘了如今红旗渠畔生机盎然的新貌。艺术家们以多样技法与真挚情感,将红旗渠的“形”与红旗渠精神的“碑”融为一体,让观者在笔墨间触摸历史温度,感受精神重量。参观过程中,各界人士相互交流观展心得,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除开幕式外,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系列配套活动。11月9日将召开“红旗渠精神的当代艺术表达”专题学术研讨会,邀请学者、评论家深度研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展览每日按规定时间向公众开放,同时邀请书画家现场挥毫创作,促进艺术交流互动。

此次“红旗渠天河颂”北京书画交流展既是一次红色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场艺术与精神的深度对话。通过书画艺术这一独特载体,红旗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生命力,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参展嘉宾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各自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持续发光发热。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主办方欢迎广大市民前往观展,在笔墨丹青中重温红色记忆,感悟红旗渠精神的永恒魅力,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图 李鹏飞)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