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录通讯社(记者:王玉伦 )贵州消息:马铃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西南部,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著称。然而,这里的历史远不止于此。在1935年4月,红军南渡乌江后,马铃乡成为了他们摆脱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关键区域。

马铃布依族苗族乡远眺
红军行动与民间故事
据马铃乡70岁的魏永富老人讲述,1935年4月的一天,一支红军部队从高坡下来,经过青岩、谷通、红岩,最终到达猫脚村。在红军到来前的3-4天,革约寨到猫脚寨的小路两旁聚集了上万只花蝴蝶,这一奇观至今仍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王 义、刘立新採访魏永富
红军队伍在猫脚寨停留了一天,据说还在村民杨国良、杨国民家吃午饭,并付了12块大洋的饭钱。他们还聘请了村民尹得全作为向导,从猫脚带到长顺县思君乡。尹得全回来后讲述,红军队伍分成小组前行,组与组之间相隔20米。在思君,红军与大地主老段家的家丁发生战斗,因红军越来越多,老段家的家人都被吓跑了。红军还把老段家的粮食和财产分给了部分村民。临别时,红军还把缴获的烟土送给尹得全作为路费。

通往安置红军山洞的路

红军遗物
当天晚上,三名红军赶到猫脚寨,其中一名王姓红军因受伤留下。村民们担心国民党抓捕红军,便将他安置在附近的山洞,轮流送饭。王姓红军伤好后因联系不上部队,便留在猫脚寨生活直至去世。村民们将他安葬在村寨附近的山坡上,每逢清明节都会有人祭拜。

找寻红军坟墓

受伤红军山洞附近的水源
红军南渡乌江的战略意义
中央红军南渡乌江后,为彻底摆脱蒋介石的“围追堵截”,中革军委于4月7日发出《关于八日行动的部署》电报。全军采用“静默”方式急速进军。伍云甫日记中记录了4月10日和11日的行军情况。4月11日,中央红军一军团拿下定番(惠水)后,滇军行营主任孙渡谈追堵中央红军的经过。据其追忆,中央红军在青岩镇谷通与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九十三师558团发生接触战斗,但敌人力量单薄不敢追击。最终,中央红军五军团后卫部队沿着徐霞客当年经过的路线进入广顺县白云山间,再次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王 义与被採访人魏永富研究红军过马猫脚寨时间
红色文化遗迹与纪念
马铃乡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还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猫脚寨的范学珍老人的回忆、尹得全的讲述以及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花溪青岩红军作战指挥部的资料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红色历史信息。这些历史遗迹和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贵州未来学会会长张继泽一行参观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花溪青岩红军作战指挥部
如今,在马铃乡境内仍保留着许多与红军相关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这些遗迹和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和纪念,更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