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工守神对孤独症教育康复的启示

zhaoxia 健康中国评论12,183字数 3738阅读12分27秒阅读模式

中医上工守神对孤独症教育康复的启示

黄拓芊

禅城区启智学校 528000

 

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作为全球发病率持续攀升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已成为严峻的全球卫生问题。

现有针对孤独症的治疗体系存在生理干预局限、精神层面干预不足等问题,同时面临疗效差异大、复发率高等挑战。

精神类疾病也称神志病,神志,即神明、精神。中医心主神明观认为,心神主宰包括精神活动在内的一切人体生命活动,出现异常精神活动时需要从心解决,传统中医强调上工守神,即安魂魄,守心神,扶正祛邪,在治疗神志病上具有特殊优势。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上工守神”理论框架,结合中医神志病“心主神明”学说,论述孤独症的病因病机,进而提出教育康复建议,旨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康复,改善预后。

关键词:上工守神;孤独症谱系障碍;医教结合;中医神志理论;教育康复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根据卫生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投入的费用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在疾病总负担排名中位居榜首,其中孤独症的患病率高达0.7%[1],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之一。并且据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全球发病率已高达1%-2%,该病在美国的发病率甚至已达1/36 [2]。

如今全球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卫组织不断呼吁各国重视精神健康,将精神健康列为工作重点;2021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与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医神志魂魄理论与临床专题研讨会”于海南召开,凸显了传统医学在精神健康领域的独特价值。只有神志(精神)健康,才会有心理健康,促进神志病康复的研究符合且顺应当今时代的需求。

1.2研究目的

孤独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完善中医上工守神理论并加强实践刻不容缓。《内经》中的心主神明观为中医对精神活动进行研究的起源,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根源,其中的上工守神理论对中医临床治疗神志病以及现阶段医疗体系均有重要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对于相关的孤独症教育教学干预机构来说,可作为孤独症教育与康复训练的重要突破点。

二、上工守神与孤独症治疗

2.1心神决定精神健康

《内经》中讲心神是人体最高层次的自觉意识。心神为人先天具有,寄宿于心,是人体神志活动的基础,决定 此人日后的道德、意识与精神状态[3]。在心神的基础上,又分为阳神(魂)与阴神(魄),魂与魄是人体神志活动的基本组成,人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需要由心神的意识为主导、魂魄的活动作为基础[4]。《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天年》中阐述:“初生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此魄之灵也;又其精神性识渐

有知觉,此则气之神也。”魂是比神频率更低的本体意识,为神形成的基础,受神的控制,其伴随神的活动产生思维知识等精神活动,使魄活跃并具有接受内外界刺激的能力。魄隐于精中,为精气汇聚而成,接受魂的指令以正常运作,是人体与生俱来的运动感知觉机能[4]。

神、魂与魄作为精神活动的主体,三者相互渗入、互相协调,组成了人的整体心理结构。健全的精神活动需要心神主导与魂魄相合,当外邪或其他因素侵扰导致神志异常、阴阳失调,会导致患者个体情感、认知能力以及行为等方面出现障碍,即中医所说的“失魂落魄”现象。人体之神由魂魄构成,神志病本质上是魂魄病,研究神志病,实际上是对人体魂魄的研究。综上所述,心神活动对精神健康有决定性的作用。

2.2孤独症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局限性

目前孤独症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其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5],临床表现为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等。现阶段针对儿童孤独症的临床干预通常采取多模态综合治疗模式,其核心干预手段涵盖教育、康复训练与药物调控等多维度措施[6]。 1/3药物治疗是孤独症的常见方式,常用于针对如注意力缺陷、焦虑等共患症状,伴有如嗜睡、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如肌肉僵硬)等副作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或肝脏损伤等。尽管药物可以对部分症状起效,但尚未有特异性药物治疗方案,因此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无法通过药物治愈,且患者易产生药物依赖与耐受性。

教育与康复训练是目前干预孤独症的最主要手段,包括运动康复训练,结构化教育干预与感觉统合训练等,但由于患者年龄、症状程度不同等因素,效果参差不齐,且由于需要进行长期持续的高强度干预,在一些训练上产生的经济负荷与时间成本给许多家庭都带来了巨大压力。

2.3上工守神理论带来的启示

与西医不同的是,传统中医在精神健康的诊治上强调“上工守神”。《黄帝内经》:“得神者生,失神者亡。”神的结构分为阳神(魂)与阴神(魄),当神失去对魂的控制作用,便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孤独症属于魂魄病,心神统领魂魄,治疗需从人体心神入手。古语有云,食补不如药补,药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上医治未病在于调神,叫上工守神。中国工程院王辰院士于2021年两会期间的采访中强调:“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真正的医生,古称之为神医、圣医,能疗人之心,治疗疾病之因,解决疾病的根本问题,神即是心,疗心即为神补。

葛洪在《抱朴子》中阐述:“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人则病,尽去则人死。”魂魄的状态决定心身健康,传统中医医者具备望闻的功能,观心神,以医心为本,扶正固本,使患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进而恢复健康状态。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孤独症的有效教育康复需从心神入手,上工守神是传统中医治疗神志病的优势,也是对现代医学在孤独症的康复上局限性的重要补充,是一种更加全面、深层次的健康观念。参与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干预者,如康复治疗师、特教康复教师群体等,应向真正的上工上医学习,用上工守神的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心神调理。心病还须心药医,只有在病症的根本上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显著且预后良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现提出以下建议:揭榜挂帅,开展上工守神治疗孤独症的临床实验,可将调理心神作为孤独症的一种补充或替代治疗策略。请可见、可调精神者验证其有效性,治疗效果显著者对孤独症治疗进行临床治疗与人才培养的指导;重视神魂魄理论,将神志病理论纳入医学与教育康复相关专业院校的必修课程;针对研究与干预精神疾病的医学工作者以及相关机构工作者,应加强上工上医人才培养,建立定点师徒培养制度,提高孤独症教育与康复训练的

临床疗效。

3.2未来展望

如今,中国神志病学学术体系与相关基地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各部门的有力支持下,神志病学科建设点及研究室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建立,以推动神志病学科的建设并提高学术水准[7]。神志学科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王鸿谟教授所著的期刊论文《中医神魂魄理论及其科学性》中指出,目前中医基础教材中对神志魂魄理论的解释大量缺失,导致神魂魄理论的传承出现断层[8];烟建华教授认为,现代教材关于神魂魄理

论的部分无明确清晰的体系,导致人们对神志理论的科学性产生诸多误解[9]。要在孤独症的教育与康复上取得更显著的效果,需要在精神健康上进行有效干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为中医的瑰宝之一,神魂魄理论还待更加充分的挖掘、探究与普及。

 

参考文献

[1]上海青年报.我国精神疾病患者达1600万 神经精神疾病在疾病总负担中排首位 精神问题困扰3000万青年(N)

(2006-10-11)https://news.sina.com.cn/o/2006-10-11/095510206413s.shtml

[2]五彩鹿孤独症研究院. 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M].光明日报出版社

[3]陈明优.中医心理结构——神魂魄[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09):953-955.

[4]烟建华.《内经》“神”概念研究[J].河南中医,2006,(01):4-8.

[5]Lord C, Elsabbagh M, Baird G, et al.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The lancet, 2018, 392(10146): 508-520.

  • 赵应华,魏玲,刘世林.我国儿童孤独症药物治疗的现状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06):816-819. 2/3
  • 赵永厚,赵玉萍.中医神志病学的学科内涵与“多维度”学术基地框架的构建[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

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黑龙江神志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神志病证治规

律重点研究室;,2013:232-236.

[8]王鸿谟. 中医神魂魄理论及其科学性[J]. 北京中医, 2004, 23(6): 363-365.

[9]丁学芳.“奇”文共赏:谈神志病的临床与治疗(N)(2021-06-16)https://www.cn

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0616/content-1232354.html

2025/08/12

中国教师

2025年12期

中医上工守神对孤独症教育康复的启示-期刊网

http://www.qikanchina.com/thesis/view/1346089989

 

中医上工守神对孤独症教育康复的启示-图片1

 

中国记录通讯社赵霞 北京报道

中医上工守神对孤独症教育康复的启示-图片2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如何能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健康中国

如何能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作者:金龙老三 人的肉体如果是一辆汽车,人的意识就分为三档,一档为生命肉体的意识,大脑,二档为宿命能量气的意识人心,三档为本心本性天命,光的意识,道的意识德。 开一档时人就是个三维的凡夫俗子,拨到二档...
如何能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健康中国

如何能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作者:金龙老三   人的肉体如果是一辆汽车,人的意识就分为三档,一档为生命肉体的意识,大脑,二档为宿命能量气的意识人心,三档为本心本性天命,光的意识,道的意识德。 开一档时人就是个三维的凡夫...
揭示基因、遗传、先天性疾病的根源 健康中国

揭示基因、遗传、先天性疾病的根源

作者:清净为明3LOVE   关于基因、遗传、先天性疾病……是人类目前尚未攻克的难题,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的主体意识还停留在物质层面。 尽管有古今中外无数古籍经典记载的研究、例证,证实...
以德道之光破解“多重人格” 健康中国

以德道之光破解“多重人格”

作者:清净为明3LOVE 关于“人格”概念的表述有很多,综合起来其本质“人格”指的就是——灵魂。人格表现的就是“灵魂的意识”,包涵宿世的,今生的,先天的,后天的,好的,坏的,健康的,疾病的,个体的,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