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录通讯社(记者 谢忠设 通讯员 李双)2025年11月23日,由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主办的“新质腐植酸:土壤健康与农业绿色发展大会”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共新乡市委党校圆满落幕。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腐植酸肥料产业五十载深厚积淀,聚焦新质腐植酸技术突破、产业化升级与绿色发展路径创新等核心议题,汇聚政、产、学、研、用、推各界智慧,为新质腐植酸绿色农资体系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共57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农业绿色发展大计。
有深度:四方致辞,凝聚发展共识
在开幕式上,主办、协办、承办四家单位负责人发表致辞,从不同维度阐释腐植酸产业的价值与使命,凝聚起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法人代表、名誉会长曾宪成指出,大会紧扣“土壤健康”与“农业绿色发展”主题,体现了行业的初心与使命。他强调,必须坚持“以有补无、以无补有、有无互补”的发展路径,让黑色腐植酸之“有”弥补白色化肥之“无”对土壤生态的亏空,让化肥之“无”的高效支撑腐植酸之“有”的效能释放。这一理念既是技术创新的方向,更是“土肥和谐”哲学的生动体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路径。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用数据与实践印证腐植酸产业的发展活力。他表示,腐植酸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五十余年,从未发现对作物和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市场口碑持续向好。其发展高度契合国家“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耕地质量提升”等战略部署,得到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种植户认可度逐年攀升。据统计,2024年全国含腐植酸尿素产量达79.1万吨,同比增幅高达29.2%,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会长修学峰指出,“新质腐植酸”的创新实践,为磷素高效利用与土壤健康协同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她强调,科学实践已充分证明,腐植酸如同“土壤磷库的解锁钥匙”,既能通过络合、螯合作用减少磷素固定,将磷肥利用率推向新高度,又能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活性,实现“养肥”与“养地”的双重价值。这与磷复肥行业“十五五”期间“绿色化、高效化、生态化”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也是响应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农业强国建设、碳达峰”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
新乡市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心连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兴旭分享了企业的实践探索。他指出,心连心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腐植酸的推广工作。近年来,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与产业化,致力于提升腐植酸原料品质、改进活化工艺、优化配方与服务,推动腐植酸在尿素、复合肥、水溶肥及土壤改良中的规模化应用。他表示,集团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化产业融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田间实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有高度:三位院士领航,擘画科技发展蓝图
大会特别邀请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主旨报告,以顶尖智慧为腐植酸产业科技创新领航定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在报告《新质生产力下肥料产业发展重点》中,从战略需求、科学问题、总体趋势、重点任务四个方面,为新形势下中国肥料产业转型提供了科学指导,也为腐植酸肥料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在报告《科技创新助力农耕文明新时代》中,揭示了科技创新与农耕文明传承的内在关联,特别强调了腐植酸在土壤健康方面的作用。他提出“品种—耕地质量—科学管理”三分农作物产能的现代农业架构,为腐植酸等生物刺激素和培肥地力指明了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明岗在报告《新质腐植酸与土壤健康》中,系统阐释了新质腐植酸的特点,他指出,腐植酸是一种“土壤改良剂”“肥料增效剂”和“植物生长刺激素”三合一的多功能神奇物质,在提升土壤健康、实现减肥增效、增效提质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有广度:《新乡倡议》重磅发布,引领行业协同行动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法人代表、名誉会长曾宪成先生代表全体与会各单位发布《新乡倡议》,为腐植酸行业高质量发展确立精神指引与行动纲领。倡议以守护生态、驱动创新、践行和谐、共建共赢为核心导向,明确四大使命:一是做“大地母亲”的忠诚守护者,将土壤健康融入产业灵魂;二是做“新质生产力”的积极开拓者,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三是做“土肥和谐”的智慧践行者,落实“有无互补”的生态理念;四是做“绿色农资”体系的合力共建者,共筑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有宽度:14场报告共享成果,产学研用推深度融合
大会设置14场专题报告,内容翔实,涵盖政策解读、技术创新、标准建设、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腐植酸产业前沿成果,为促进产学研用推深度融合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
农业农村系统相关单位负责人的报告,凸显了腐植酸肥料在政策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农业农村部农田中心总农艺师马常宝在《腐植酸与耕地土壤综合治理》报告中,针对当前土壤治理的现实难题,系统阐述了腐植酸在改土、养土中的重要价值,为土壤综合治理提供了有效技术路径。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张宪法在《要素协同驱动均衡增产》报告中,从政策导向到田间实践,既指出了要素配置的现存问题,又明确了优化路径。他特别强调,腐植酸在促进肥、水、气、热等要素协同增效中潜力巨大,是连接“养土”与“促产”的关键纽带。
行业专家从理论高度与实践维度,为腐植酸产业发展提供深层指引。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会长、农业农村部农田中心原副主任李荣在《腐植酸+化肥:土肥文明绿色转型之路》报告中,将科学与哲学相结合,深刻阐释了腐植酸(“有”)与化肥(“无”)的辩证统一关系,清晰擘画了腐植酸与化肥融合发展的绿色路径。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肥料及施肥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赵秉强研究员在《原始创新驱动:化肥产品创新与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中,从战略篇、理论篇、产业篇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腐植酸肥料等化肥绿色制造的创新成果,展现了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转化路径。
低碳化发展成为本次报告的重要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张丛志在《耕地增碳沃土理论、技术与实践》报告中,深入解析了腐植酸在改良土壤结构、提升耕地碳汇能力方面的核心机理与实践路径,结合多地实践案例总结技术路径,为腐植酸肥料减排增汇方法学的编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
标准建设与质量管控作为产业规范发展的核心支撑,引发与会者广泛热议。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汪洪研究员在《腐植酸:概念、作用及其相关肥料标准与管理》中指出,标准化管理是确保腐植酸肥料价值精准落地和规范传递的核心保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席兴军研究员在《以标准化引领腐植酸工业高质量发展——腐植酸工业标准化现状与未来》报告中指出,直面当前腐植酸肥料标准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名称混乱、标准实施不力等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高水平团体标准、强化协会统筹作用等建议。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主体,集中展现了一批接地气、可落地的务实成果。作为本次大会东道主企业代表,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究院院长刘锐杰以《腐植酸尿素在农业上的应用》为题,详细分享了企业在腐植酸尿素研发与应用方面的实践成果和宝贵经验。河南黑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郭振军主任在《腐植酸在农业创新应用和研发方向》报告中,聚焦腐植酸产品在应用中的絮凝、黏度高、溶解慢等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展现了一线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创新活力。农业农村部腐植酸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方军在《活性腐植酸基础应用技术研究》报告中,从养分协同增效、“激”有“活”石、量子碳点、动物及人体健康等四个维度,拓展农业应用边界,分享了活性腐植酸的最新研究进展。
围绕产业体系构建,多位专家提出系统性方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土壤修复生态材料研究所所长黄占斌教授在《打造矿源腐植酸营养效素产业体之中国方案》中,提出了完善腐植酸营养效素产业体系的目标与路径。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孙晓然教授在《构建腐植酸绿色农资产品供给体系势在必行》报告中强调,构建完善的供给体系是将腐植酸的技术、资源、政策优势转化为农业实效的关键,不仅能推动行业向高效可持续升级,更将成为保障农业绿色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守护土壤健康与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在特色腐植酸研究细分赛道,与会专家带来了最新成果。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教授、国际泥炭地学会中国分委会秘书汪祖丞在《泥炭腐植酸特性及其应用前景》报告中,聚焦草本泥炭、木本泥炭、泥炭藓泥炭,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界定了各类泥炭的主导应用领域和场景。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宿新泰教授在《基于煤炭与生物质绿色转化的新型人工腐植酸创制与应用》报告中,重点分享了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生物质腐植酸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应用验证情况,并提出当前生物质腐植酸产业亟须建立统一标准体系,以规范产品质量、释放市场价值。
有长度:“四个一”总结点睛,绿色征程再启新篇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法人代表、名誉会长曾宪成以“四个一”对大会作出精辟总结: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共识、筑牢根基的大会,是一次擘画未来、净土洁食的大会,更是一次成果丰硕、汇聚智慧的大会,为本次大会画上圆满句号。
从政策导向到技术突破,从标准构建到实践落地,本次大会以丰富内容全面展现了新质腐植酸产业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守护土壤健康中的核心价值与广阔前景。随着《新乡倡议》的落地生根与各项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新质腐植酸必将在农业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持续激活土壤活力、赋能粮食安全,为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贡献更为坚实的行业力量。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