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录通讯社江门市侨媒中心讯:9月22日,新会籍马来西亚爱国华侨、侨界抗战义士郑潮炯先生后代亲属回乡访问团一行7人专程回家乡广东江门参观访问,受到江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红武的热烈欢迎和亲切会见。

江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红武(前排右1)与郑潮炯先生后代亲属合影留念
在座谈中,郑潮炯先生二儿子、现年92岁高龄的郑社心先生畅谈了自己的回乡感受。他表示,每次回乡,都惊叹家乡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他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一直以来都没有忘记曾经为抗战事业做出贡献的父亲郑潮炯;近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他在家乡的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看到了父亲遗留的抗战文物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深感安慰;他欣闻江门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近期在多种纪念场合、集会上不遗余力宣传郑潮炯昔日爱国抗战的事迹,作为他的后代亲属倍感荣耀和自豪,他为家乡人民的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对抗战先辈缅怀尊崇表示衷心感谢。
江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红武在座谈中回顾了爱国华侨、抗战侨界义士郑潮炯先生在抗战中的感人故事,特别是郑潮炯先生为了筹集抗战义款,离家数载、不辞劳苦、风餐露宿、走遍南洋各地,凭借一己之力,经过数年努力,为祖国抗战事业筹得18万叻币,特别是他那句“有国才有家”的铿锵名言,激励着无数海外侨胞为祖国的抗战事业贡献应有力量。梁红武常委希望郑潮炯先生后代亲属们多回乡走一走看一看,回到所在国之后继续讲好郑潮炯公而忘私抗战故事的同时,也讲好新时代江门故事、湾区故事和中国故事。
江门市侨联主席林春晖向海外乡亲介绍,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江门市侨界宣传郑潮炯先生感人故事在海内外反响很好广受赞誉:8月14日上午,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和广东侨联主办,江门市侨联、江门市博物馆和广东省侨联侨胞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开幕,郑潮炯事迹众望所归入选本次“国字号”展览;郑潮炯的侄子郑锦龙、侄孙郑维雄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广东电视台记者采访发言,回顾了郑潮炯当年“卖子救国”的感人故事;在新会大泽的郑潮炯故居被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成为侨乡青少年开展抗战教育的好去处。听了林春晖主席的介绍,郑潮炯后代亲属纷纷表示高兴和点赞。

图为郑潮炯先生儿子郑社心(中)向梁红武常委(右)、林春晖主席介绍父亲抗战往事
根据侨史文献记载:新会籍新加坡爱国华侨、抗战侨界义士郑潮炯,广东新会大泽五和村人,自幼随父到马来亚谋生。抗战爆发后,郑潮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义卖瓜子筹款活动,他虽然没有万贯家财,但他有共赴国难的意志,决心义卖到胜利为止。他肩跨义卖袋,奔走于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每一所华侨学校、商铺和剧院,沿街挨家挨户义卖瓜子,筹得义款全部捐给南洋华侨筹赈总会。更让人惊叹的是,为了筹得更多的义款,郑潮炯将自己刚出生40天的儿子以80元的价格,送给了马来西亚的一位肇庆籍华侨商人当继子,并把这80元全部捐给了南洋华侨筹赈总会。该义举轰动了南洋的华侨社会,带动了华侨捐款抗日救国热情,激励更多华侨参与支援祖国抗战的行动。目前,位于新会区大泽镇郑潮炯故居受到保护和修复,评定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门市侨媒中心:黄柏军/摄影报道)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