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社融合:寻找乡村振兴的农金“合伙人”

中国记录新闻网 乡村振兴评论11,658字数 6202阅读20分40秒阅读模式

主持人 徐春培 刘梅芳

嘉宾

何 婧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金融系主任

黄东奇 广东肇庆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武冬山 山西山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仁尚 福建尤溪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编者按 共同富裕,国之大计;乡村振兴,民之所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产业升级,依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农信社、农商银行要重走“寻根”之路,不断探索与具有相同涉农基因的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对接,寻找服务乡村振兴的合伙人,赓续“农”字血脉,壮大农金“根系”,促进小农经济从野蛮生长向精耕细作转型、农业产业从单边作战向联动作战转型、涉农经济主体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转型,形成“生产+渠道+金融”共治共融共赢的新发展格局,全面激活乡村经济金融“一池春水”。

“潮信”:“三位一体”理念引领“多社融合”

农村金融导刊:农信社(农商行)、供销社、农民合作社等多社联合联动合作,共同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国家在政策上有何具体的指导或鼓励?

何婧:资金和市场是农业产业面临的两大难题,为有效提升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层次,构建更好的服务平台,2006年1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自此,“三位一体”概念逐步推广。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三位一体”的理念持续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多社联合联动合作体现了“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精神,其中农民合作社负责农业生产,供销社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的供销服务,农信社(农商行)侧重融资服务方面的信用支持。

黄东奇: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推动农信社(农商行)、供销社、农民合作社联动合作。而实践中,“多社融合”是农信社、农商银行落实“三位一体”精神的传导者、实践者,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农村金融导刊:农信社(农商行)、供销社、农民合作社三者有何历史渊源?

何婧:农信社、供销社和农民合作社都是农村重要的合作经济组织,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基层合作社作为农村生产和物资供应的重要主体,遍布广大农村地区,拥有生产、供销和信用合作等多项功能。随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的各项职能不断进行分离,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改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形成了供销合作系统。信用合作职能移交到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农村信用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信社陆续改制为农商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农民合作社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沉寂,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开展,加强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成为潮流和趋势,农民对农业生产和销售中联合和合作的需求日益迫切,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和发展。

黄东奇:农信社(农商行)、供销社、农民合作社一同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农业合作化时期,属于同根同源,堪称一脉相承。

农村金融导刊: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大背景下,开展“多社融合”有何现实意义?

何婧:“多社融合”有助于完善农村合作社服务体系,是衔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重要桥梁纽带,从农民合作→农业生产加工→农产品流通销售,通过金融服务的渗透,帮助各环节打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把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来,把政府、银行、“三农”市场三方面的作用统筹起来,形成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共同富裕。

黄东奇:开展“多社融合”,符合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为主的根本特点,能够把小规模农户有效组织起来,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无论是以前的农信社,还是现在的农商行,为“农”而生,因“农”而兴。回归乡村,服务“三农”,融合发展,是初心宗旨,更是本色传承。

武冬山:农商行、农信社从“挎包银行”走到今天,离不开“三农”市场,“多社融合”符合农商行、农信社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对于农商行和农信社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弄潮”:探索“多社融合”的共享共赢之道

农村金融导刊:农商行(农信社)主动开展“多社融合”,基于何种理念?

何婧:一体式综合化的农业服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农商行、农信社责无旁贷。中国银保监会公布,2021年末,全国共有农商行(农信社、农合行)2207家,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总数的48%,其中80%以上的网点分布在县域以下的农村,70%的资金回流到农村,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其融通资金的信用功能,必然是供销社“扩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扩生产”的“蓄水池”。同时,供销社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渠道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农民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商行、农信社的重要服务对象。三方联手合作,有助于产业链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总体来看,开展“多社融合”既是社会责任的需求,也有利于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黄东奇:肇庆农商银行开展“多社融合”,基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将农商行的金融服务优势与农民合作社合作生产的优势、供销社的流通网络优势结合起来,寻求实现资本、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致力于打造“农村经济命运共同体”,发挥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效能。

武冬山:“多社融合”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打造综合性金融服务“矩阵”的基础。农商银行作为服务地方金融的“主力军”,是承担助力乡村振兴社会责任的重要主体,理应继续围绕“服务三农、小微”的主线,主动与具备“三农”生产资料供应渠道的供销社和有组织的“三农”生产主体农民合作社等开展深度合作,从而为乡村振兴精准“供氧赋能”。

农村金融导刊:域外在这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何婧:“多社融合”为农业农村提供了一体化的专业服务,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综合发展。如日本和韩国的综合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模式已被我国台湾地区所借鉴。日本1947年推行《农业协同组合法》,1950年99%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农协。农协将辖内农户纳入进来,对农民提供生产、销售、生产资料的购买和金融等一揽子服务。多年来,农协在金融合作方面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如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信贷投放和风险管理,合作银行纳入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等等。在学习借鉴域外经验的同时,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多社融合”,要注意不能盲目照搬域外经验,还是应遵循基本的市场原则和金融规则,本着“扬弃”的理念,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推进这项创新。

农村金融导刊:作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贵机构是如何开展“多社融合”的?采取了何种策略?

黄东奇:肇庆农商银行从“三联”入手,探索推行“金融特派员+多社融合”新路径。一是政银联手,画好规划图。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作,与28个镇(街)、393个行政村签订政银合作协议,派驻金融特派员109名,为7家农民合作社贷款5500万元。二是部门联盟,搭好直通车。紧扣肇庆入选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试点单位机遇,联合广东省农担公司、市农业农村局举办“肇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定向为80多农民合作社发放贷款1.9亿元。三是“社社联动”,扛好服务旗。主动与供销社对接,开展“党建互联、业务互通、信息共享”等深度合作,计划在各供销社旗下店铺布设移动柜台、自助机具等,让客户真正享受农商行服务。

武冬山:山阴农商银行从“四抓”入手,探索推行“线上线下+多社融合”新模式。一是“抓走访”。通过开展“金融进乡村”等活动,摸清各村合作社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二是“抓合作”。与政府、农业农村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建、渠道共联”的“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与供销社、农业合作社和助农项目经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联点共建。三是“抓创新”。打通“绿色信贷”直通车,相继推出益业贷、微惠贷、兴农贷、农机经销商贷等多款信贷产品。四是“抓渠道”。借助抖音、直播、微信等平台推送助农产品、服务和技术,形成“银行+合作社+电商”的互助互惠模式。

李仁尚:尤溪联社已与尤溪县农业农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销联社、农担公司、水务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方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搭建战略联盟机制,在党建共建、资金结算、授信融资、信息支持、信息共享、知识培训、渠道融合、协同宣传等方面深度合作,在助力防疫复产、夯实基层党建、发展普惠金融、有效防控风险等方面共同发力。

农村金融导刊:请以举例方式谈谈贵机构开展“多社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黄东奇:举例来说,肇庆农商银行与鼎湖区供销联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纳入发展规划。双方计划在供销自助商超、农商普惠金融、智慧门牌等项目建设上实现互联互通互惠,共同推动“数字化”农资站点及农家商超建设;将鼎湖区供销社下属的服务站点统一改造为“无感式支付”站,并升级为乡村振兴综合服务点——供销-悦农e站;为鼎湖区供销社领办协会及合作社优质会员、社员提供综合授信总额2.5亿元,实现了“共建共联,强强联手,融合发展”新格局。

武冬山:山阴县万雄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养殖奶牛、肉牛为主。2019年初,山阴农商银行在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为该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全流程、一揽子金融服务,并为其发放了低息专项贷款500万元。在农商行的支持下,100多头奶牛、70多头肉牛茁壮成长,40多名村民入股合作社,形成了育种、饲养、产奶、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李仁尚:尤溪农信联社通过与县供销联社实施“股权联结”战略,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模式。由尤溪县供销社100%持股的尤溪县供销商社入股农信联社,通过股权联结,成为尤溪农信联社法人股东,双方在资源、资金、渠道等方面互通有无,为打通城乡商贸流通,拓宽融资瓶颈,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展望:壮大“朋友圈”一起向未来

农村金融导刊:在“多社融合”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或遇到过哪些具体困难或问题?

黄东奇:一是农民合作社内部治理不完善、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与农商行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合作的深入开展及合作的可行性;二是供销系统冷链仓储、物流配送能力弱,难以打通从田地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

武冬山:大部分农村合作社虽有一定发展潜力,但管理较混乱。一是财务管理混乱,统收统付的家庭式作业比较普遍。二是固定资产较少,如从事牧草生产的合作社,牧草长期处于生长、收割、销售等环节,固定资产少,影响评级授信额度。三是信息不畅,一些合作社建在偏远乡村,无法及时掌握金融政策、市场销售行情等,消息闭塞,导致生产经营处于单打独斗状态。

农村金融导刊:针对“多社融合”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解决对策或思路建议?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何种支持?

黄东奇:一是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建议省级政府及部门要抓好顶层设计,县(市)镇政府、村委会要指定专班专人,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指导农信社、合作社、供销社推进“多社融合”工作。二是指导完善农民合作社内部治理,并建立健全担保机制,充分利用各级政府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开发贴息贷款产品,激励农民合作社生产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各级政府要敦促农协、商会、税务等部门参与,针对辖内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准确预判市场需求,实现资本、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

武冬山:一是针对小农经济主体财务不规范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联合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平台,为合作社引入专业的财务人员和金融管家,帮助农民合作社健全财务制度。二是针对小农个体抵押不足的问题,建议担保公司介入,合作社积极参与,充实担保资金池,形成“风险共担、信息互通、利益共享”的模式,为小农经济“融资难”解压。三是针对信息闭塞的问题,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偏远地区农民合作社的关注和重视,进一步加强农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智能化农业、农村电商等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金融导刊:请展望一下“多社融合”的发展前景。

何婧:“多社融合”实现了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下一步,可采取“四步走”,探索一套“及时反馈、动态监测、深度融合”的联动机制。一是政府联“姻”。各级政府要搭建政策、信息交流平台,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建立部门联席机制,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着力解决农业经营主体“低小散弱”的问题。二是部门联“动”。供销社、合作社和农信社(农商行)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体,隶属于不同的监管部门,属于外部合作,面临着多主体协调的问题,各方须按“风险与利益对等”原则,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合作生产经营的“利益共同体”,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三是业务联“盟”。各主体之间的业务存在一定的交叉,在融合过程中,须探索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四是平台联“通”。搭建线上线下交流交易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实体+渠道”“移动+柜台”等服务模式,因地制宜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将主体内部的金融合作与外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有效衔接,实现信息共享、价值共享。

黄东奇:深入开展“多社融合”,农商行一是要进行政银融合,寻求服务乡村振兴的“硬靠山”。与政府部门多多沟通协商,积极寻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二是深度开展银协融合,凝聚服务乡村振兴的“合伙人”。下派金融特派员,开展驻村、驻街、驻点、驻园、驻社“五驻联点”建设,与协会、商会、合作社深度对接,扩大服务乡村振兴的“朋友圈”。三是深化业务融合,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核武器”,紧贴新型农村经济主体,强化数字金融,设计“支农惠农”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场景,在融资、支付结算、工资代发等方面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力争实现产业链全流程融资。

武冬山:农商银行一是要不断探索互惠合作新机制。如按“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协同创新的思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服务,开展信用合作,创新提供农房抵押贷款和农机具、厂房、农产品、应收账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等融资服务,探索银农共赢的合作新机制。二是要不断擦亮服务乡村振兴金字招牌。将自助机具、智能柜台搬进工厂、商超、村委或专业大户家中,推行合署办公、一站式服务,避免多地方跑批、盖章,打通不同部门间的业务“竖井”。

李仁尚:一是做广做深“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扩大金融助理聘任范围,通过中层、领导层与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对接,优化服务。二是尝试与通讯、电力、物流、融媒体中心等基础民生服务类企业进行融合,开展全方位信息资源共享、网点渠道共建,建立融合数据库,为客户画像、客户精准营销等大数据应用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开展“五福”同创,因地制宜推广“五福”产品,重点推广“福茶贷”“福菌贷”等特色农业信贷产品,探索推广“半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融资模式”,将“五福”产品开发着力点从单个环节转向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现代农业各个环节联动发展。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