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录通讯社(记者厍红英)新荣区零距离 文稿/张 选 摄影/于 宏 陈荣烨消息:在新荣区花园屯镇,有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村庄——谢士庄村。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近年来,谢士庄村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以“奋斗三到五年,经济总量翻番”为总目标,深度落实花园屯镇“五个花园”建设要求,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村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新荣区花园屯镇,有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村庄——谢士庄村。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近年来,谢士庄村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以“奋斗三到五年,经济总量翻番”为总目标,深度落实花园屯镇“五个花园”建设要求,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村特色的发展道路。
谢士庄村的发展思路清晰明确,秉持“党建引领、文化先行、产品为基、共同富裕”的理念,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此,村里初步提出了“三个三年三步走,建设采凉康养村”的长远规划。这个规划犹如一盏明灯,为谢士庄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去年开始,谢士庄村在基层党建工作方面大胆创新,采用“特聘党建指导员”的形式,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通过构建“党建+合作社+村民”的模式,让村民们在思想上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筑牢了信仰基石,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基础。全村上下一心,力争成为花园屯镇乡村振兴“党建品牌”的排头兵,打造“党建引领”模范村。
党建引领为谢士庄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而“长寿基因”则是谢士庄村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谢士庄村充分利用这一特有的“长寿基因”,全力打造“长寿村”文化。村里在现有村容村貌的基础上,精心规划,进行改造升级,努力塑造“长寿康养IP”。漫步在谢士庄村,你能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独特韵味,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村庄的文化内涵,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未来,谢士庄村还将依托“长城1号公路”的交通优势,积极打造“红石崖、漱心谷文旅康养项目”粮袋子、菜篮子后勤保障基地。不久将来,游客们沿着风景如画的“长城1号公路”来到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品尝到新鲜、绿色的农产品,体验到独特的康养文化,这将为谢士庄村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采凉山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大自然赐予谢士庄村的又一宝贵财富。村里积极挖掘村民长寿的原因,发现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谢士庄村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大同大学等科研院校对接合作,在村里开展扁豆等小杂粮、林下经济、芦竹饲草等试点种植。这些科研院校的专家们为种植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确保种植项目能够顺利进行。通过这些试点种植,不仅为谢士庄村及周边村落打造“一村一品”提供了科技支撑,还力求把花园屯镇采凉山区域打造成“山西省海拔最高小杂粮基地”。当这一目标实现时,谢士庄村的小杂粮将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打造“一村一品”,形成康养品牌,不仅是谢士庄村的发展目标,更是为实现全镇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谢士庄村深知,只有全村发展起来,带动周边村落共同进步,才能实现真正的富裕。在发展过程中,村里注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将小杂粮进行深加工,制作成各种特色食品,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经济效益,还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文化建设方面,谢士庄村也没有停下脚步。村里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的民俗表演、长寿文化节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进一步提升了谢士庄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村里还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修缮古老的建筑,整理民间故事和传说,让后人能够了解和感受村庄的历史底蕴。
展望未来,谢士庄村充满信心。在党建引领下,通过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康养品牌,谢士庄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谢士庄村将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据了解,2025年,谢士庄村计划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同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推动村庄的快速发展。谢士庄村的村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村民们表示,有党的好政策,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有村干部群众齐心奋斗,一定能够实现“三个三年三步走,建设采凉康养村”的目标,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