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厍红英)大同消息:近年来,广灵县立足资源禀赋,以箱包加工、柳编草编、服装制造、剪纸艺术等特色手工业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居家经济+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的致富新路径,助力数千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走进广灵县的箱包加工车间,数百台缝纫机声此起彼伏,妇女们熟练地裁剪、缝制,一只只精美的箱包从这里走向全国。截至目前,广灵县已发展箱包企业19家、箱包代工基地2处、高端箱包“示范工厂”2家、乡村“箱包车间”7家,日均生产箱包超1.8万个。“广灵箱包”品牌已逐步在周边市场打出名声,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集聚成势,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新引擎,130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就近在这里上班既不误家里的活儿,又能照顾孩子,每月还能挣3000多元贴补家用,感觉真不错。”山西银和箱包制作基地员工韩晓旭说。“目前工厂有100余名工人,我们还在陆续招收大量工人,希望能为更多家庭提供就业机会。”该基地经理任晓丽说。
在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合作社,一根根柳条、一根根蒲草经过巧手加工,化作出口国外的篮筐、茶几、宠物窝等工艺品。合作社千余名“巧娘”将濒临失传的传统编织技艺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1100万元的产业,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县9个乡镇建立编织基地,728个脱贫户实现稳定就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