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笃行·艺无止境——著名画家石延平作品鉴赏

王玉伦 人物傳記评论3,344字数 3714阅读12分22秒阅读模式

"凉都六盘水,山水如画,笔墨生辉。石延平在此写生两月,留下20余幅画作,更结识了热情质朴的当地艺友。从月亮山的绝壁画廊到'三线精神'的艺术再现,这片土地不仅滋养了他的创作,更让他体会到'山性即我性'的艺术真谛。"

【艺术简介】

石延平,南京人。学者型画家、书画评论家、美术史论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著与艺术作品300余篇(部);著有美术论著《论新金陵画派》、《大匠之道》、《中国书法精神》,出版书画集有《石延平山水画集》、《如是我闻·石延平佛教人物画拾萃集》、《当代美术家精品集·石延平卷》、《石延平画集》、《正觉精舍印稿》,著有诗集《早年的春梦》,散文集《随园散忆》等。书画、篆刻作品在国内外大展赛中多次获奖。作品被博物院、美术馆及国家领导人收藏。2006年12月,被中国复兴艺术网评为:“当代十大学者型画家”。2006年秋拍至2012年春拍,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作品市场拍卖价:1.2万元,1.8万元,3.6万元,4.4万元,8.7万元,12万元,18万元,38万元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曾为文化部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美术部副主任等职。

走进贵州六盘水

石延平

六盘水素有“凉都”之誉。上世纪的六盘水(还没建市)是以祖国“大三线建设”为世人所瞩目。如今,它已成为旅游避暑的胜地。

六盘水,地处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贵州最西部,乌蒙山南麓,长江流域北部,被人们称为“云贵高原上的雄鹰”。它历史悠久,由六枝、盘州、水城三县合并而成。所辖地域就是历史上的夜郎国,春秋时它属牂牁国地,这就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文明形态。历史上它远离中原王朝,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国家战略部署的重大调整,把偏僻落后的六盘水推到了西部建设的重要前沿,那就是轰轰烈烈影响久远的“大三线建设”。这一战略决策意义深远,几乎一夜之间,千千万万个热血青年从祖国四面八方涌向六盘水。因他们勤劳的汗水与热血,如今的六盘水,已发展成现代化花园旅游避暑圣地。

此地以山水筑城,城市建在山水之间,连片的群山草木充盈,天高云淡,远山如黛,近水绕城。喀斯特地貌群山间的岩石,陡峭壁立,呈灰白状,在阳光的照射下,极目远眺,宛若元代画家王蒙的“披麻解索皴”一样美丽。起伏的山岗间,一条条由远而近的高速公路,使你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活力所在,它已不是那个闭塞落后的边缘小城了。

甲辰初夏,我的家乡江南古城南京,已是溽热难耐,每天那潮湿闷热的天气,使人窒息难当。在友人的推荐下,我收拾行囊而行。

初抵六盘水,下榻在月照养生谷,这里环境幽雅,窗外湍急的溪流声,伴着凉爽的夏风,抬望东边绿意盎然的绝壁画廊,峰丛中的月亮洞,如同一幅天然美景的水墨画,令人心醉神迷。我习惯性的拿出纸笔,对景写生,画下了我到六盘水后的第一幅写生稿。

月亮山因洞而名,它如工匠鬼斧神刀的大作一样,把它精巧地镶嵌在月亮山山顶之上,犹如少女的秋波,总是吸引你的眼球向她回眸。此山绵延起伏,静默无声,群峦叠翠,向天边延展,仿佛与天空连在了一起。白云与蓝天缠绵,似乎有说不完的情话。山麓下白墙红瓦的座座农舍,如同点缀在大地上的朵朵鲜花。银白色的公路,蜿蜒地伸向山的尽头,这不就是一幅完美的西南风格的山水画吗?

六盘水风景最胜处,就是“十里画廊”它的山山水水,十分入画,不需修饰,对景写生,它就是一幅“天然去雕饰”的山水画卷。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在这个群山间无数次的徜徉,无数次的对景写怀。我想到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先生,他负囊行走万里,道成而上,艺形而下,为追求人生大境界的游历过程;他遍游祖国的山川河流,“青城坐雨”成就了他晚年变法的成功。可以说,巴蜀山川开启了他的智慧,使他于画理,大彻大悟,如他诗中总结那样:“入蜀方知画意浓”。看来,对于一个画家“游历”是如此的重要。古人云:“不行万里路,不知天地之广大。彼绘事家,特见井底之天耳”。

走近六盘水,对我的绘事已然开了眼界。南北的名山大川,多年来,我多有涉足。华山的险峻,青城山的“青幽”,黄山的烟云。而眼前,这独山的晴朗风淡,更是造化夺其心,有别于它处。它开阔了我的胸襟。石涛尝云:“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为了能更好的表现出六盘水的山水特征,我的笔墨也随着它的一草一木而变化,这就是谢赫说的“应物象形”吧?

这次客居“凉都”两月余,我收获颇丰,作画20余幅,作诗10余首,写字40余幅。其实收获最大的就是交结了许多当地友人和书画界同道。在与他们近距离的交往中,发现六盘水人是憨厚、勤劳与好客的。在养生谷,我草吟的第一首七绝就是:

《黔行纪游之一》

七绝

黔山黔水酒相迎,

凉月凉风居水城。

十里画廊千壁隔,

一洞月照雁孤行。

我认识的第一位友人,是六盘水市美协主席,市美术馆馆长,画家杨智麟先生。他身材高大,温文而雅。他以版画名世,他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同样也画的出色,物象气韵生动,画如其人,给人温暖和亲切的感觉,笔墨有一股郁郁勃勃的阳刚之气。他对人热情洋溢,磊落坦荡。在他的引见下,我结识了大半个六盘水书画界的同道。特别是与胡春文先生的邂逅,十分难得。当地友人称我俩是“神交”。我无法想到,16年前,2千公里外的大西南,有一位如此的知音。

早在2008年,胡先生在贵阳购得我的拙著《大匠之道》。这次我客居六盘水,常与胡先生畅饮。他好酒、好画、好理论。他性刚如虎,声若洪钟,为人豪爽,同时又不失文人的儒雅。如酒量好,每次相聚他都要喝的微醺;好画,他的山水画是拟傅抱石一路,特别是对“抱石皴”的理解,把控的十分精准。可以说,他已学的惟妙惟肖了,几可乱真。他的书画理论修养极高,通古博今,就连一些不起眼的小名头,谈起来他也如数家珍。

一日雨后,黄昏的天气格外凉爽,胡先生邀我与六盘水师范学院校史馆馆长,收藏家曾杨及夫人,还有市美协秘书长、花鸟画家张旭等七八位艺友,家宴小酌。大家畅叙幽情,轻松随意,微醺怡情。酒后,蒙他的抬爱,嘱我在拙著《大匠之道》上签名留念。我欣然吮诺,用小楷写下“神交,春文先生十六年前,购得愚之拙作,今又见之,十分汗颜,兄台长期大隐于黔贵山林,以作书作画自娱,其学养深厚,有晋人风骨,乃一代逸士。甲辰六月,金陵石延平客次凉都六盘水,并识之”。

席间,曾杨夫妻说,家中也购有此书,几天后,我受邀到他在古镇的“六盘水挹晖博物馆”参观,并在拙著上写下“借花献佛”,借他购的书,留上我的名。如此奇缘,留下了人生一段美好的回忆。

曾杨馆长是一个有情怀的收藏家,他是支援“大三线建设”的第二代,他馆里的藏品都是以“三线”建设为主的。有位友人,对我讲过一件收藏中的事情。早几年,他俩到山里矿区收购物件,有件老古董买到就能赚大钱,曾杨考虑了一下,对他说:“放弃吧!我们把有限的资金还是用在收购“三线”建设有关的东西吧。如此看来,他这么多年来的收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他父辈那代人建设“三线”的情怀与荣誉”。听到这段轶事,我为他写下了《黔行纪游——寄友》五绝一首:

菊采东篱下,

南天抬望眼。

山林平素愿,

未曾为名扬。

在“凉都”这段时间,接触最多的就是市美协秘书长,画家张旭。他的花鸟画笔墨淋漓,用色考究,富有地域特色。他为人和善热情,性格淳朴,这也是六盘水人的民风。他们的善良、他们的质朴、他们的憨厚,为六盘水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赢得了极高的美誉。

8月下旬,作为嘉宾,受邀参加了“第二届贵州省'三线'美术作品双年展”开幕式。这个展览,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齐全。所绘主题,从不同视角反映了那个大时代“三线建设艰苦、辉煌的拼搏历程”。应该说“三线精神”是新中国崛起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家笔下工人阶级的坚毅形象,使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次活动,巧遇代表贵州省美协前来主持画展开幕式的雕塑家,贵州省美术和雕塑研究院李钢院长。与他交流了贵州这几年美术的发展状况,同时给我看了一些他的雕塑作品图片,有《张之洞》、《钱学森》等,他作品的写实能力极强。这使我想起,30年前在北京刘育和家,初次见到他爱人著名雕塑家滑田友先生,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的大型浮雕《五四运动》组雕的小稿。滑先生的刀法,似以中化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眼前,我被李钢 的雕塑作品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他对雕塑的理解,追寻的是以人的“精神”塑造为宗旨,表现在对人物的眼神和姿态的塑造上。《钱学森》那深邃的眼神,《梁漱溟》那怒目的缄默。这些形象都贯穿在他以人的“精神”造像为宗旨的创作理念中。刀法上,他以质朴的刀法,表现人物衣纹和面部的轮廓线,以此塑造出人物“神态”的立体效果。在线条的处理中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骨法用笔”。应该说在创作理念上,他与滑先生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李钢正值年富力强,假以时日,相信一定能雕造出史诗般的人物形象来。

时光如梭,两个月的写生生活转眼即逝,在返乡高铁上即兴写下了我的《黔游纪行——别水城诸友》:

水城两月艺林游,

把酒言欢度夏秋。

溪水青山吾为画,

蝉鸣夜静思归舟。

编辑:王玉伦

 
走进中国书法名家——李学良 人物傳記

走进中国书法名家——李学良

中国记录通讯社(记者:厍红英)近日,机缘结识书法家李学良先生,李学良先生为人正直善良,真诚坦率,其书法作品中也处处洋溢着这种质朴无华的气质。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写得实实在在,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让人感...
抗战英雄刘光福 人物傳記

抗战英雄刘光福

中国记录通讯社讯:2025年4月30日,广东中山籍华侨、澳大利亚华人历史研究会主席雷灿仪先生访问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在座谈会上,谈及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