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平夫妇为老党员接种疫苗)
(凌晨一同下班的刘平夫妇)
(周娟组织流动接种上门服务)
(周娟带领开展疫苗接种走访,女儿紧随身后)
(乡卫健办在核对疫苗接种数据)
(李红英子工作侧写)
(龚健工作侧写)
自2020年初打响新冠病毒防“疫”战争以来,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闻令而动,“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士农工商兵者扛鼎而行”,无数平凡的“逆行英雄”或顽强拼搏于一线,或日夜坚守于后方,汇聚成与疫情搏斗的滚滚铁流,搭建起护卫人民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油溪乡全体干部职工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打赢了这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阻击战。2021年以来,为了构建好全民免疫屏障,降低“外防输入”的风险,新化县油溪乡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市、县的部署安排,把好常态化防控的关口,干部职工们又不计得失投入战斗,他们是儿女、是父母、是丈夫和妻子,但是为了守住油溪这块净土,他们牺牲与家人相聚的时光、他们满怀对家人的亏欠却仍然风雨兼程,把大家大国装进心里。这些人里有年轻的人、有年长的人,唯独没有畏缩不前的人,他们不是伟大的人,却是最美丽的人,疫情不退,防控不止,只要国家有号令、他们将一往无前。
近日,笔者把镜头对准了油溪乡疫苗防控、疫苗接种一线的工作人员。
镜头一:卫生院的一对夫妻
“你好,请出示您的健康码,接受体温检测。”
“老同志,您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请依次排队,相隔一米距离接种疫苗,打完疫苗的同志请原地留观30分钟。”
这一句句温馨的提示,出自一位38岁的“白衣”汉子--刘平,他是新化县油溪乡卫生院分管公共卫生工作的副院长,自新冠疫情爆发至今,他都奔走在防“疫”一线,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是同事口中的“拼命三郎”。今年三月份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后,他又担负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使命,经常吃住在医院。对群众耐心、对同事关心、唯独对儿子,不敢太操心。因为跟年幼的儿子联系太多,会让他更加依赖自己,联系得少一点,孩子反而不那么挂念了。刘平因为工作忙,无奈对孩子采取了“冷处理”。但对同为乡镇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却制造了一份“甜蜜负担”。刘平的妻子廖艳,是孟公镇卫生院的一名疫苗接种医生,在今年油溪卫生院人员力量不足时,刘平打起了妻子的主意,要求妻子利用轮休时间到单位帮忙,这一帮就是大半年。妻子也很支持刘平的工作,欣然受命。此后,夫妻二人经常并肩作战,清晨一起出门,凌晨携手而归,有时候接种群众多,为了不让群众久等,廖艳往往一坐就是半天,喝口水都顾不上,刘平发现后,就会细心地给妻子泡一杯蜂蜜茶润润嗓子,单位同事和群众经常称他们是“最甜夫妻搭档”,他们却笑着笑着眼泛泪花:“心里非常愧疚,孩子明明跟爸妈生活在一起,却像个留守儿童,我们出门他还没醒,我们回家他已睡了,但作为医务工作者,这些付出都不算啥,牺牲一点陪伴家人的时间,能换来大家的安全保障,我们觉得这是一份光荣。”刘平夫妇如是说。
镜头二:乡政府的两个孩子
笔者在油溪乡政府的党政办公室,看到一高一矮两个小女孩,巧笑嫣然,两姐妹正玩的起劲,手臂上涂得五颜六色,经询问,得知这是主管文教卫的党委委员周娟的小孩。问她们妈妈去哪了,她们说:妈妈又下村了,她老是要工作,都没有时间陪我们。周娟,这位自称油溪人的涟源妹子,已经在油溪工作八年有余,访问过的乡村干部都对她竖起大拇指,丝毫不吝啬溢美之词,能力全面、工作扎实、任劳任怨、低调谦虚、与人为善......特别对她克服困难,在异地他乡边工作边带小女儿读书这方面,觉得特别不容易。周娟的大女儿由其父母带养在贵州,暑假回来娄底一个多月了,才见了一次面,面对女儿含泪一遍遍地问“为什么现在跟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时,决定把她带到单位来玩一阵,弥补下女儿。可是却经常在公干或者下村时一整天一整天地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其他同事。这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活脱脱就变成了乡机关的“流浪崽”,从一个办公室串到另一个办公室,换着地方玩,玩会玩具画会画,想妈妈了就借手机给妈妈打电话。同事们说周娟是坚韧的“铁娘子”,对工作的极强责任心和极致要求使得加班成为常态。所以,同事经常“批评”她应该少加班、多花点时间在家庭和小孩上,她却总是大大咧咧地一边点头应好一边继续“倔强”投入在工作上。今年6月份主管文教卫后,她积极投入、无缝对接,与同样扎实勤勉的分管领导杨铸平通力合作,宣传的动员覆盖、底数的比对澄清、责任的落实压紧、任务的细分安排、接种的服务保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既当好了主职领导的参谋者、又当好了油溪卫健系统的教导员、还当好了驻点村的排头兵。柔弱女子,撇家舍业,勇挑重担,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定?用她自己的话那就是“韶华不可负、人民不可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好光和热、做成一点事、做好一点事!”
镜头三:指挥部的四员女将
“因为疫苗接种的事情加班至夜深独自开车返家,下雨路滑惊险一撞,所幸人没事,家人们纷纷宽慰只要是开车就会有风险,人没事就好。办公室的三位姐姐也纷纷开导,替我值班。敬重的前辈教导开车睡觉都不要想事情,虽然心有余悸却浅学了冷静从容和专注。”
“今日大雨,我从高速路口值班回来,德尔塔病毒又来了,我脑海里闪过同事们指挥车辆、一测三查做登记,和村干部们戴袖章,穿马甲、提铜锣,进组入户的身影,惟愿祖国无恙!华灯初上,大家过好每一天。”
“小雨,头晕,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国家为大家打造的安全屏障,作为公民应该好好配合。现在是凌晨2点半,真想好好睡一觉。可是要交的统计报表还在等数据,已经忙完的你们,晚安。”
这是笔者在油溪乡卫健办主任李红英子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三条动态。这个90后的小姑娘,白皙的脸上却挂着黑眼圈,她笑称自己成为了“熊猫大侠”,因为自去年底调整至卫健办后,工作量剧增,凌晨两点前睡觉已成奢望。她一边介绍工作情况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操作着各类表格,比对、拆分、数据透视、核算比例、排名通报......卫健办作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中枢神经”,她每天要把数据汇总上报给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又要把市县乡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传递至每一个村每一个网格,还要不断培训指导电脑操作不熟练的卫健专干们,解答村干部们各类疑问、与卫生院实现业务和数据的精准对接......桩桩件件、交错繁琐,考验着一个90后小妹子的责任与担当,耐心与细致。而她也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中,成为了一名能独当一面的“战士”。同办公室的另外三位“女将”,也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倾情奉献,共同谱写了一首满是柔情却豪迈壮烈的防“疫”之歌。
走进油溪乡卫健办时,龚健正在工作台边吃泡面边报表,看到笔者的到来这位女同志略显尴尬,将手中的泡面迅速放下。据了解,龚健是一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党员,爽快、干练、是大家对她的评价。自疫苗接种以来,这头快要退休的“老黄牛”丝毫没有畏难,主动分担任务,还经常为自己驻点村完善台账,偶尔抱怨没有休息时间,同事纷纷笑她:“说不加班的是她,要加班时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也是她”。
笔者在龚健旁边的桌子上看到了一个打开的工作记录本,这个笔记本属于伍桂芝,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的是油溪乡19个村的县防指反馈人员的摸排信息。电脑操作不熟练、就用老办法,每天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问对方从哪回何时回是否做了核算检测,旁人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她的第三个记录本了。
而这个旁人,此时正在抱着一本电脑操作读本学习表格函数,这个人是刚调入油溪乡工作3个月的王湘艳,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操作,为了不拖部门工作的后腿,她从书本学、从抖音学,现在已经从“一指”功夫变成了能熟练汇总表格数据,她笑称“还有几年就退休了,没想到又变成了一个学生,不过掌握新技能后,可以发挥的作用又更大了一点,还是很开心”,不管汇总任务信息量有多大、内容有多繁琐,她都耐着性子,仔细核对,认真核查,在数据核查统计上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
这支娘子军,凭借着对工作热忱与负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除了做好基础数据工作外,在风险区返回人员剧增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村干部、卫生院走家串户、对风险区返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主动参与高速卡点值班值守、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是广大女性基层工作者致力疫情防控的缩影。
油溪乡党委书记邹宏图在采访中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些为人敬仰的勇者,或为党员干部、或为普通群众,和平年代,他们就是张三李四、邻家兄弟,不显山不露水,然而危难之际,关键时候,他们把岗位当战位、以肉身为铁骨,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清零工作中来,迸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虽匹夫之职,然承载大爱:一是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的个体牺牲之爱,二是滴水融进大海,汇聚起打赢抗疫战磅礴力量的集体主义之爱。”
勇士在前,英雄引路。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作为,只是在毫不起眼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坚守。战“疫”尚未全胜,战斗仍在进行,“抓两手,战两役”仍是必须同时担负的重任。“唯愿待到山花烂漫时,他们都在丛中笑。”(吴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