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录通讯社(记者:王玉伦 张诚)贵州消息:近日,六盘水市钟山区凤凰街道万达广场路段宛如一幅和谐美好的城市画卷。一条60余米长的便民疏导点上,数十家摊点整齐排列,人行道洁净通畅,往来行人步履从容,尽显惬意与安宁。而这幅崭新图景的背后,是凤凰街道近年来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城市管理、探索基层善治新路的生动实践。

创新模式,让流动摊贩“安家”
在城市管理中,流动摊贩管理一直是最让人头疼的难题。凤凰街道城管办主任李东东对此深有感触,坦言这是治理的痛点所在。但凤凰街道并没有被难题困住,而是创新推出了“三定一统”管理模式,即定区域、定时段、定标准、统一管理。

街道工作人员经过扎实的调研,划定了便民疏导点,还贴心地配置了统一设施。通过公平抽签的方式进行备案登记,让摊贩们有了固定的摊位。“香辣春卷”摊主吴国琴开心地说:“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再不用推着车东奔西跑,生意反而更稳定了。”街道不仅为入驻摊贩办理备案,还在疏导点配置了统一样式的分类垃圾桶,让曾经的“占道经营”悄然转向“规范经营”。

多管齐下,破解城市治理顽疾
凤凰街道的治理举措可不止于疏导摊贩。街道组建了“清癣小分队”,采用“巡查 + 清理 + 疏导 + 宣传”四位一体的工作法,积极清理城市“牛皮癣”。今年以来,已经清理野广告超12540处,还联合区城管执法大队立案查处21起。

同时,街道革新了环卫作业模式,“机械清扫 + 人工保洁 + 快速清运”高效协同。新增了54个分类垃圾桶,确保垃圾滞留不超过24小时。凤凰新城居民刘秀洁深有感触地说:“小区周边干净整洁,晚上散步心情都变好了。”这充分印证了街道“破”顽疾与“立”新规的双重成效,城市的“颜值”与“气质”在标本兼治中稳步提升。

服务为先,凝聚共建共享合力
“城市管理不能光靠强制,更要靠服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姜海强调。面对141个小区、61条背街小巷、近2万家市场主体的管理压力,仅30余人的城管队伍始终秉持“劝导为先”的理念,建立了“规范执法 + 有情操作”机制。

街道还创新实施了“五个一”宣传工程,即一个公众号、一批宣传栏、一支宣讲队、一系列活动、一套积分制。并且招募了5000多名志愿者参与治理,凝聚起了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姜海表示:“我们既要城市烟火气,更要治理人情味。”执法必须在“先劝后法”与全程监督下进行,出发点始终是让家园变得更美。

活化资源,提升群众获得感
凤凰街道的治理智慧还体现在对资源的活化利用上。街道巧妙地将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闲置空地转化为便民疏导点,既满足了摊贩的经营需求,又美化了环境,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鸡丝凉面”摊主李朝俊直言:“统一规范经营,我非常赞同。以往到处摆摊既扰民又危险。”在他看来,城市就像自己的家,珍爱环境需要每个人都尽一份责任。

总面积20.59平方公里的凤凰街道,正以“绣花功夫”精细治理,绣就“治理有效、生活美好”的城市新画卷。姜海表示,未来街道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背街小巷深度整治等工作,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相信在凤凰街道的努力下,城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