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兵:用特殊的“笔”记录历史

吕国栋 新聞中心评论10,993字数 3001阅读10分0秒阅读模式

中国记录通讯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吕国栋)这是曾镇南先生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介绍新华社记者刘卫兵的文章,现转发如下:

刘卫兵,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社会和时政新闻摄影采访。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代表作《总理为农民追工钱》《领导人为外宾捡眼镜》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著有《奔波在战争前线》《随访连战的日子》《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我们这30年——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中、英、阿文版),以及摄影集《日本人印象》。其中《回望20年》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我们这30年》获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
收到新华社记者刘卫兵的《摄影实战手记》,很兴奋,一直看到深夜才看完。书里的图片非常精彩,颇具摄影艺术功力。虽然都是记述历史的一些细节,却包含了很深的哲学思维和诗的况味,一看就喜欢上了。我非常欣赏这些画面独特的视角和内涵。再看看作者介绍:哦,原来刘卫兵竟有这么多的摄影作品和纪实著作,可以说是新时期的老摄影艺术家了。他在每张图片下面都配了相应的文字,真可谓图文并茂。图片记录了他这些年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以及他眼里我们这个时代和整个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无论从大的宏观的历史场面出发,还是细微到每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细节,刘卫兵都很好地用艺术摄影这种特殊的语言方式,履行了一个新闻记者和艺术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摄影艺术家拿着一支特殊的“笔”
刘卫兵这么多年来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以及他对摄影的天赋,对这个天赋不断地发掘和锤炼、加工发展出来的摄取典型情景、典型人物、典型的能力,使他能够轻车熟路地用摄影语言的形式,非常细致的艺术把我们这个时代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来。
有一位评论家说,刘卫兵不做历史的主角,要做历史的主笔。这个说法很好,也很对,我也认同,但是我还是觉得“历史的书记官”比较恰当。因为摄影艺术虽然也是艺术,但其基础是生活现象,生活真相,生活形态,人物动态和神态的直击和实录。它不属于虚构的形象的文学范畴,或者说属于记录人类的历史记忆,保存和收集史料的史料学范畴。摄影家就是为未来年代,未来世纪准备史料的史料学家。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和衡量刘卫兵的摄影艺术作品的价值,刘卫兵用自己的作品和文字来说明他的摄影艺术理论,也说明了他工作的史学价值,当然也是即时性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层累起来也就成了历时性的史学价值了。摄影艺术家就是拿着一支特殊的“笔”的史料学家,这支“笔”写出来的“语言”,就是一个个直击现实、记录真相的镜头。
这本《摄影实战手记》每一张图片都具有独特的创造性。你看:这一张,这是他在1980年代的街头抓拍到的一个女孩,女孩站立的背影十分优雅,在她前面,是群表情各异的人,他们或坐,或立,柱子旁边的那个人把脖子伸得很长,不知在看什么?虽然看不见小孩子的眼神,但可以凭想象与揣测,来判定女孩的内心世界。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在这个变革的社会里,时刻不断变化的生活,都反映在这群人的行为举止以及他们身上的服饰。他们并非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也是流动的。照片中,女孩的双腿交叉,两手抄后,一只脚半步靠后,好像在眺望什么?又仿佛在揣摩什么?她看到了什么呢?她又感悟到了什么呢?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看法。其实,她就是这个时代一个小小的见证者。
多视角呈现宏大的历史场面
《摄影实战手记》是刘卫兵在长期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结果,它包含了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本书不是刘卫兵摄影作品的专辑,但这本书中的摄影作品主要是以刘卫兵先生的作品为主的。其他摄影家或者一些名人的作品只是这本集子的辅衬。
在这本集子中,每一幅作品下面都有以较长的纪实性散文的方式,把拍摄作品的经过,以及在拍摄过程中自己的心得经验,领悟到的一些摄影艺术的规律,都随时记录下来。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本书荟萃了刘卫兵比较好的作品,同时,也是一本讲摄影艺术、讲摄影经验、讲摄影艺术跟生活的关系,以及其中规律的教材,可以说这本摄影集就是一本摄影艺术的活教材。
大家都知道,艺术家对于自己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窍门,一般是不轻易外泄的,所谓“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在刘卫兵这一部书里,不仅以金针绣出了美丽的作品来让大家欣赏,同时他还以“金针度人”的方式,用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那些有志于搞摄影艺术的同行。
把他们的疾苦抓拍下来
刘卫兵的作品非常有特点。就拿这张照片来说吧,在一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上,少年儿童在行队礼的时候,有一个用深深鞠躬的方式来表达的无臂少年,这个特殊的行礼,他迅速地抓拍到了。摄影展上给大家以巨大震撼。在拍政协的会议的时候,他注意到一个女委员在聆听发言的时候激动地用手抹眼泪,这一瞬间又被他抓拍下来。后来才知道那位女委员是位聋哑人,在听到大会发言当中有关聋哑人群体的一些讲话时,她便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张是刘卫兵1988年在湖北宜昌街头抓拍的作品,当时他看到一队盲人后面人的手搭在前面人的肩膀上,一个挨一个串成一串过马路的情景时,他便马上抓拍下来。就这几张照片,我就觉得刘卫兵是一个有着仁爱之心的人,他关注民生,尤其是弱势群体,残障人士,把他们的疾苦抓拍下来,给社会一个提醒,很有现实意义。
给我印象较深的一张是封面,拍的是河北阜平一个贫穷山村,农民观看中央文艺团体演出的情形。因为在野外,山上山下挤得密密麻麻,连树上都爬了人。刘卫兵用了一种特殊的摄影手法,拍出了好几个层次,包括很远的远景,最后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我是在孙犁的散文《在阜平》中了解到阜平乡村村民的艰苦生活的。尽管艰苦,但他们乐观向上,不杞人忧天,那种爱国的高尚的情操和战斗热情,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一年,我有机会到阜平走了走,看了聂荣臻纪念馆,还看了华北抗日指挥部,当然还到农村看了看。刘卫兵这张照片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拍出了中国老百姓在追求脱贫致富的同时,渴望文化生活,渴望欣赏艺术的历史画面。
第二张是他用骆驼来概括嘉峪关这个城市的特点,真是太有创意了。咱们的祖国就是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嘉峪关在大漠里,城墙都是土夯起来的,不像长城那样用石头垒成。过去拍照一般都是站在嘉峪关的城墙底下,或者站在城墙上面。但刘卫兵拍的照片就是与众不同,他选择了以骆驼为主角,城墙为背景。骆驼高大,城墙低矮,整个作品的背景非常空阔苍茫,极具时空感,不禁让人一下想到嘉峪关的过去和现在,包括那里的人民,以及他们的生活。这个城市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骆驼这个生命之舟发挥了很大作用。郭沫若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叫《骆驼颂》,称骆驼是沙漠里的舟,是生命的山,我觉得这首诗的某些句子完全可以用来做这个摄影的注脚。
刘卫兵的摄影手记包含了他在摄影艺术领域里的创新和发展,这些经验在他的文字叙述里都有所体现。凡是对摄影艺术有所追求的爱好者,肯定会从这本书里得到比我们这样的一般读者更多的知识。因为这本摄影手记就是一本生活实录。不但流畅,而且还绘声绘色。即使作为文章来读也是不错的,读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些感动,让人沉思,感悟。虽然说现在是读图时代,我们每天都会从电视上,报纸上,手机里看到大量雪片似的各种各样的图片、照片,但如果要想找到有个性的,能够让人深思启迪的,像刘卫兵这样的摄影作品,还是很难的。当然,这也可能是我看摄影作品比较少的一种偏爱,或者说少见多感的惊讶吧。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