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

中国记录新闻网 新聞中心评论39,920字数 5125阅读17分5秒阅读模式

(记者:洪斌   摄影:斩云剑 李玖金)10月17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文化和旅游局邀请记者赴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采风,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马含瑜、副局长马宏伟等陪同下,全天先后走进5个特色景点,发现“美丽东乡,好吃东乡”中的6宝。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1

东乡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以民族为名的一个县。县四面环水,洮河、黄河、大夏河为县境界河,巴谢河为季节河,全境呈方圆形,中间高突,略呈“凸”字状。境内6大山梁夹着6条山沟,以县城锁南坝为中心,伞状放射出几十条纵横绵亘的支岭、支沟,形成沟壑交错套迭的山峦沟谷景观,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严酷,全县31万群众分散居住在1750条梁峁和3083条沟壑中,被称为“地球的肋骨”“大山聚会的地方”。 全县海拔1735至2664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均降水量535毫米左右,年蒸发量高达1437毫米。全县辖8镇、16乡、215个行政村、14个社区、1893个社,总人口31.47万人,其中东乡族33.55万人、占87.9%。全县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78万亩,其中山旱地占87.3%。东乡族是以地理方位而命名的一个民族。她也在历史的更迭中蜕变着。人民生活很苦,“民犁龟背驼峰之间”。

第1宝:东乡绣娘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2

 

10月17日,记者走进“锦绣东乡民族人文体验馆”,采访了县级非遗传人郑麦麦了解到: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3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是古丝绸南路的重要通道,东乡县境内山大沟深、自然资源匮乏,是甘肃省58 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土地贫瘠、耕地不足几乎是贫困县的共同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就业受限、人均收入低。东乡县未就业人员多数是女性,受传统观念束缚,东乡族妇女多留守家中,不外出务工。

东乡刺绣作为东乡本地传统的民间工艺,主要为东乡女性间,女承母艺,婆媳相传,一脉相承。为此,2018年东乡族自治县土本土商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在创业初始得到政府的支持,后经过政府推广和碧桂园集团牵线合作。

公司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各级政府极导入各方资源,成功引入东乡绣娘劳务品牌,东乡刺绣项目拓展是以“非遗+”模式,在东乡地区建立“东乡绣娘”劳务品牌刺绣枢纽、“东乡绣娘品牌研发中心”,搭建运营义卖平台,拓展劳务产品渠道;对手工艺人进行培养,对手工艺纹样进行创新应用;邀请设计师进行设计创意赋能;在城市打造展示体验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全闭环公益链条,促进经济内循环,全方位助力东乡手工艺女性发展。

两年来,通过多方资源整合,先后开展“绣美东乡”“东乡绣娘”劳务品牌刺绣培训,培训绣娘2千余人,通过直播义卖、采购、帮销超过13万件订单,实现1000余名妇女居家就业增收。

项目不断联合相关设计资源走进东乡甚至扎根东乡,先后10余位设计师走进东 乡为“东乡绣娘”提供创意支持,研发创新产品设计总计70+款,两度走上国际时装周T台。

目前公司引入设计师及品牌企业16家进行设计孵化,项目已覆盖东乡20个乡镇,先后举办了25期刺绣培训班,车间合作人数45人,居家就业人数为147人,覆盖贫困村数为11个村,提供劳动力1100余人次,带动了周边贫困家庭的收入提高,目前通过发展和运营,能够带动一百多户贫困家庭,近200多名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4

东乡绣娘第一次登上国际时装周舞台,美丽是没有地域线的,她们证明了一件事,大山里的妇女也是可以做到手巧心美人更美!

第 2宝:东乡县博物馆

东乡县博物馆是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集中表现,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外界走近东乡,了解东乡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东乡县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属地方性综合博物馆,是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首批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甘肃省博物馆协会理事单位,东乡县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2020年8月被评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东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1年6月被评为“东乡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文明单位”。 自建馆以来,博物馆秉承促进民族交流、传承民俗文化的工作理念,在弘扬东乡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接待量达到7.8万人次。博物馆现馆藏各类文物782件,其中,一级文物1套(7块),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72件,一般文物689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彩陶,还有石器、玉器、化石等。 民俗文化展厅,主要展示东乡各族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民间文化,展出农业生产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家具组合、手工技艺、民族服饰、乐器、游戏娱乐用具等。 历史文物展厅,主要展示县内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的彩陶、石器、玉器等文物,真实再现了距今5200——2700年前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展出历史文物 122 件。 古动物化石展厅,共展出古动物化石57件,是研究东乡地区百万年前环境、气候、地质演变的佐证。 清代民居展厅,主要展示一处古代民居,展出正房三间,为一进两屋。该民居建于清代,已历经八代人,有近两百年历史。当时建筑规模为一进三院,现存建筑占地面积 60 平方米,为土木结构。东乡县灾后重建陈列展厅,通过用沙盘和图片、文字的形式,全面展示了2011年3月2日东乡县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前期样貌和灾后重建情况。 文创体验馆,是为文创产品展示、阅读交流、绘画创作等搭建的平台,体验馆分商品展示区、休闲区、体验区、展览区、文化交流区,展陈文创笔记本、手工素陶、手工彩陶及各类书籍、东乡特色农特产品等1325套(册、件)。

第3宝:东乡县布楞沟村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5

10年前的2012年,布楞沟人均纯收入仅有1624元,贫困面高达9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乡视察工作,沿着巍峨险峻崎岖山路,踩着淹过脚面的黄土,来到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看望贫困群众,了解这里的生产生活状况,并作出了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重要指示。 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862元,比2012年高出5倍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了实处。特别是2020年建成的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为布楞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公路南边,村委会、村小学、幼儿园依次排开;路北边,精致的小广场、宽敞明亮的扶贫车间;红墙灰瓦的崭新民居绿树掩映,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蓝光闪耀。田垄林地金银花,藜麦生机盎然。现如今,成为全县生态宜居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这棵40多年树龄的香椿树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也见证了布楞沟的奇迹。 当年总书记就是在这棵香椿树旁从车上下来,细细的粉尘黄土,淹过脚面,而总书记根本没有顾及这些,迈着大步举步前行,走到了马麦志家,也就是现在的布楞沟村使馆。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从前的布楞沟是被水神忘却的地方,是“山高和尚头,沟深无水流,10年有9旱,10种9不收”的地方。 现在看见的这个就是总书记当年察看的水窖。总书记看到布楞沟人吃水的艰难,嘱托的第一件事是“把水引来。”把解决吃水难问题当成布楞沟人的头等大事来考虑。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一条蜿蜒平整的水泥路如飘带般通向村子的家家户户,漂亮的新农村院落整洁有序,院子里的自来水龙头一拧开就传出动听的流水声,村民们的衣服干净了,腰板挺直了,脸上自信取代了愁容……布楞沟村民,虽然还是身处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然而,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心胸,已经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穷,走出了布楞沟。他们的面前,是一条通往幸福美好新生的金色大道。

第4宝:东乡藜麦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6

甘肃东芗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石化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藜麦深加工企业。公司以“牢记党恩、发展企业、回报社会、造福员工”为目标,致力于“种好一亩藜,做精一粒米,带旺一个家,共圆一个梦”。现将公司基本情况及东乡藜麦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企业基本情况甘肃东芗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投资,由东乡族自治县东沃农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施。中国石化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致力于东乡县乡村振兴事业,多领域、全方位开展帮扶工作,切切实实帮助当地群众解决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增收难等问题,建设通村道路、供水管道、石化中学,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就业,有效增进民生福祉,截至目前,累计在东乡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7亿元。 2023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联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帮扶东乡县13个乡镇,48个村,4735户种植户和7个合作社推广种植“陇藜系列”品种6个,示范推广10000亩,2023年预计产粮900吨左右。

第5宝:唐汪镇大接杏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7

记者从临夏州东乡县唐汪镇党委书记丁福山了解到河沿村。 河沿村位于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在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部。东临洮河、与省会兰州相距50公里。这里有田园、水域、丹霞、民俗4大核心旅游资源。唐汪镇为典型的多民族混合聚居的地区,镇内东乡族占17%,回族占41%,汉族占42%,镇域内居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经商、务农三种方式。 河沿村作为1960年的移民村,下辖河沿村和杨赵村两个自然村,村庄现有村民约260户1450人,村庄内汉族、东乡族、回族混合居住,较具民族特色。明显的区位优势,迷人的陇上杏花村,胜绝的黄河石林丹霞奇观,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及多彩的地质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饮食文化并存,近两年来通过杏花会和杏子采摘节等文化活动对“唐汪大接杏”的宣传和推广营销,使得杏子和销售成为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使得乡村旅游快速的发展。由于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广大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村民主动参与餐饮服务业。 品牌塑造差异,精品铸就品质,推动精品化战略发展,打造融“乡村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发挥乡村旅游示范作用,对各示范点的特色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打造县旅游示范基地,将河沿村作为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龙头示范片,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交通、民宿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使旅游形象和品质得到彰显,进而塑造起独有的旅游品牌。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8

河沿村将发展的重点放到花卉、瓜果等上,以“生态、绿色、体验、休闲”为主题,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构建,使田园和民族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重点对民俗风情体验游进行开发,为游客营造一个民风特色和乡土氛围浓厚的旅游园地,让游客能够在旅游中体验到不同于当代的特色文化,感受民俗风情,进而使其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9

第6宝:东乡手抓羊肉

东乡手抓羊肉是东乡族人民的特色菜,东乡族人民招待宾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等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平伙”是临夏民间乡亲、朋友聚会用餐的一种习俗,在农闲或雨雪天,由几个脾气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钱买1只羊,推选1个东家在他家里制做,一般东家不出羊钱,负责加工,但肉照样也有1份。 肉囫囵煮好后,由东家搬到所有参加会餐者的面前,按人头将整羊等分,在切割时必须每个部位都要切到,打成份子,每人1份,然后各吃各的份子,吃不完可以拿走。吃完肉后,在肉汤里揪面片,共同吃一顿会餐饭。从宰羊、制做、分肉、吃面都浓罩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又说又笑、谈笑风生、互相打趣、热闹异常。当然“刮碗子”“嗑瓜子”“吃发子”是免不了的。最后头蹄、下水落东家。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10

在有些地方将生肉按份数等分,用细麻绳捆在一起,下锅共煮,煮好后各人一份,吃拿自便,叫“扎疙瘩”。在有些乡村集镇饭馆,将生肉按1斤或2斤切割扎把,煮熟后按份子售卖。

济南历城区文旅局邀请记者走进甘肃:发现东乡县6宝-图片11

“好吃东乡,好玩东乡”有:布楞沟村史馆、陇上杏花第一村、千年古刹红塔寺、丹霞地貌、马巷民宿、唐汪遗址、丹霞幽谷、洩湖峡、盛世旅游度假村、奔驰沟景色(库区黄河大桥)茅笼合瀑东大坡森林公园林家遗址、东乡县博物馆民俗文化擀毡、毛毛匠、钉匠、《米拉尕黑》、东乡族民间器物、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民间农耕器物、民间音乐及乐器、古动物化石、东乡公园凤凰公园、下王家遗址公园、党建主题公园、石榴公园、南湖公园、湖里公园、宪法主题公园、东乡美食、东乡手抓、东乡平伙、鸡尾宴、油炸食品、地锅锅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