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第一辑)》是百余位有着石油和化工情怀,被感动的人书写的百余位古今石油和化工人故事的传记文学,是我国工业题材传记文学有益的探索,抢救性地记录了一批需要时不我待应当做、尽快做、有意义的工作。因为每天都会有许多珍贵史料淹没在时光的尘埃中,每天都有感动人的石化人离开人世。
《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第一辑)》的出版发行受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社会多方关注、给予好评。
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说:“这部作品所涉时间长、空间广,且以石油和化工人为主体,反映中华民族的石油化工历程,彰显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讴歌新中国石油化工业的伟大成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实践的结晶。”
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主席钱玉贵认为:我被范旭东、侯德榜、王进喜、吴蕴初、徐寿、陈调甫、屠呦呦、孙铭等泰斗、先贤的精神、事迹、故事深深感动,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座高耸的精神丰碑。他们身上体现了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弘扬。他们培育弘扬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文化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和化工人,将是行业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资源,值得弘扬光大。
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小说家柳建伟先生在《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第一辑)》新书发布和第二辑启动会上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套好书。本书采取以人带史、以人带事的叙事方式非常好。书名叫《古今石油和化工人》非常好。在总结第一辑的基础上,启动第二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中国石油和化工传记文学可以做的空间很大。当做到第二辑第三辑若干集之后,别的行业就会羡慕你们,你们就有自豪感!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潘凯雄先生说:这是一部由石化人自己编写出版的反映从古到今杰出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由102篇作品组成,其中有5对夫妇,同时这个项目第二辑的编纂工作今天也正式启动。这项工作持续做下去意义重大。石油化工被称为万业之母,非常重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美好。新中国尤其改革开放后石油和化工事业飞速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许多石化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与科技人员的努力攻关密不可分。我们通过采编出版《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系列丛书,留下一部在这个行业奋斗者的传记。既有院士、科技专家,又有劳模、工匠,后人会永远铭记他们,十分有意义。
传主代表、中国化工作家协会执行主席刘鹏凯说:随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更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记忆载体正面临着文献的湮灭和亲历者流逝的双重危机。《古今石油和化工人》在出版面市第一辑之后即将正式启动第二辑的采写和编辑工作,并发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贤、无愧于功臣”的铿锵誓言。我为之庆幸,为之欣喜,这是对行业先驱精神矿脉的抢救性挖掘,是在历史断层前完成的文明存续工程,意义深远,任重道远。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刘政良说:这是一本拿得起放不下的好书,集故事性、知识性、专业性、管理性于一体的非常精彩的读物。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秉持“管理与创新”的理念,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助力企业前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石油和化工人的精神传承推波助澜,我们将借助管理协会的平台和渠道全力宣传、学习、推广石油和化工人的事迹,同时积极为下一辑书籍的编纂和出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中国石化出版社副社长黄志华认为:《古今石油和化工人》是献给石油化工人的赞歌,希望这本书成为行业新人的“教科书”,研究者的“参考书”和大众的“科普书”,为行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文艺报、中国化工报、作家报、青年作家网、中国网、网易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华文作家网等几十家媒体对《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第一辑出版和第二辑启动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王谨莅临第一辑新书发布暨第二辑启动会并致辞,对工业题材传纪文学给予充分肯定、对第二辑的采编出版工作提出有益建议,并且破例撰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书讯,将宣传活动推向高潮,将石化人的赞歌传播得更远,让更多海外朋友了解中国石化和中国石化人。
真诚感谢王谨先生和所有对《古今石油和化工人》传记文学给予支持、赋能的领导、专家、文友,你们的肯定鼓励是我们继续努力做好系列丛书的精神动力。
我们虽不是太阳,能够照亮世界,但我们可以手执蜡烛发出微光,当亿万支微光汇聚,同样可以带来一片光明!
作者:叶建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玉山县作协名誉主席、永修县作协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榜书文化专业委员会顾问、《信息早报》社原党委书记、总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