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乡村生态圈 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记录新闻网 乡村振兴评论10,099字数 1690阅读5分38秒阅读模式
米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长期稳定存在且不断创新的乡村生态圈,是中华农耕文明数千年来得以延续的关键原因,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之下,需要我们充分重视、挖掘、传承乡村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现代意义上的乡村生态圈,推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第一,推进村民持股,重建乡村“经济生态圈”。传统乡村的治理坚持儒家藏富于民的经济政策,鼓励民间财富的积累,为乡村的自给自足提供了经济基础。目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可以获得政府的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再加上社会捐赠、企业投资、旅游收益等,完全具备了重建乡村经济生态圈的基础。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成立乡村保护发展基金委员会,推进村民按照各自的投入、能力和贡献持股,并独立对接政府、社会、企业等外部资金。这样,乡村在发展资金的筹措、划拨、使用等方面,无疑会更加充分尊重村民的利益诉求与情感表达,极大增强村民们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人翁精神,将其变成乡村振兴的积极主体。

第二,发掘乡贤传统,重建乡村“治理生态圈”。历史上,中国治理实践形成了“皇权不下县”的基本格局,乡贤在事实上承担着维护村落和谐发展的重要职责。当前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大量现代意义上的新乡贤通过返乡创业、投资乡土、蹲点扶贫等方式回馈桑梓,在为乡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脑力资本的同时,也导致了乡村人文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积极借鉴乡贤共治的优秀传统,成立能够包容新乡贤、外来能人、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乡村长者等各方力量的乡村振兴委员会,并设定具体的议事程序,共同协商、民主决策,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

第三,促进文化自决,重建乡村“文化生态圈”。乡村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活态样本,体现出天人合一、睦邻互助的生命理想与人文情怀。然而很多乡村的保护和修复,往往过多强调有形建筑的价值,却忽略了其背后的历史人文内涵,无形中导致了文化传统的急剧流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是成立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委员会,除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之外,也邀请那些真正懂得乡村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人士加入其中发挥专长,促进文化自觉,共同为完善乡村的文化生态圈贡献经验与智慧。

第四,建设文化高地,重建乡村“教育生态圈”。传统的乡村往往拥有一定数量的私塾、书院、祠堂等公共文化空间,不仅为孩子们提供教育,而且也是成年人以文会友、聚众议事的公共空间。当前在空心化的大趋势下,村落公共文化空间有所萎缩。为此可参照儒家传统建设乡村书院,积极招募返乡创业人员、在校大学生、离退休人员等组成志愿者团队,维护日常运营。同时充分发挥书院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主体性功能,对内围绕村民们的文化需要,积极对接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的教育扶贫、文艺下乡等公益活动,为村民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文化资源;对外围绕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的热情和好奇心,开展以乡村微观历史为中心的文化创意、文化展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乡村学习、传播、推广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文化自信。

第五,重视德治传统,重建乡村“精神生态圈”。传统乡村中,拜大年、舞龙灯、闹元宵、赛龙舟、祭祖先等各类民间活动按节令次第展开,年轻人不仅能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能从长者的讲述中感受到文明的力量,传统乡村的精神共同体就在这种氛围中得以建立、延续与强化。而当前在手机、互联网等现代资讯手段的冲击下,乡村中愿意参与传统活动的人越来越少,精神共同体前景堪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重视德治传统,特别是设立传统文化讲习所,对仍然具有现代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推广工作,对乡村长者们所承载的活着的传统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并对各种传统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以增强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参与感和自豪感,重建乡村精神生态圈。

【作者系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湖南省智库专项课题一般委托项目《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精准扶贫与传统村落复兴研究》(16ZWC57)阶段性成果】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