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录通讯社(记者:王玉伦 黄庆松)贵州消息:金秋时节,钟山区保华镇党委、政府依托区位、市场优势和农业特色资源,围绕绿色种植业优势让农业特色产业“遍地开花”,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实现“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动能,成功蹚出一条强村富民发展新路。

眼下,正是辣椒成熟的季节,在保华镇二道坪村十八组的辣椒种植基地里,连片的朝天辣迎来采收季,灼灼朱红缀满枝头,村民们穿梭陇亩间娴熟地采摘,欢声笑语,空气中洋溢着别样的“火辣”气息。
“我们基地试种30亩左右的朝天辣,每亩的产量二千斤左右,基地每天有10来名工人帮忙采摘,每天预计采收1吨左右。从现在起,可以收到11月初。”二道坪村十八组种植户卢海军说。

辣椒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移栽到管护、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就给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让大家实现了照顾家庭和务工增收“两不误”。
“在这个地方干活,离家近,每天有130元左右收入,挣点零花钱补贴家里,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小。”基地采摘务工者张青飞说。

近年来,钟山区保华镇依托自身农业优势和项目支撑力,紧盯辣椒产业“周期短、见效快、需求大、前景广”的优势,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助推等方式,实现辣椒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还鼓足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为辣椒产业发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辣椒种植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收入,也带动附近20名村民就近就业实现增收搭建了平台。下一步,将扩大种植规模100亩,让‘小辣椒’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助推剂’,奏响振兴增收致富的‘红火产业’,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注入发展新动力。”保华镇二道坪村十八组种植户卢海军说。

千里秋黄万户忙,笑语丰歌传四方,何为满院盈福意,原是金珠积满仓。走进保华镇各乡的田间地头,黄澄澄的玉米簇拥成一片金色海洋,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运输、晾晒,农家小院,房前屋后,到处堆满了黄澄澄的玉米,将“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收获后的玉米棒被运到农家院坝和房屋楼顶上,堆积成小山,瞬间铺就金色海洋。农户们坐在堆积如山的玉米棒间,细心地剥着玉米,一边唠着家常,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悦,笑声回荡在院子里。他们还会将玉米棒悬挂在屋檐下、竹竿上,形成一道独特的田园景观,既是晾晒,也是农家院舍的“金色装饰”,这丰收的景象,是乡村最美的画卷,也是农民们最幸福的时刻。

“我总共种植玉米20余亩,今年温度适宜,雨水也充足,玉米长势特别好,产量大概两万多斤,看着一颗颗饱满的玉米颗粒,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双桥村玉米种植大户李杨文激动地说。 在种植户李换昌家的大院里,籽粒饱满的玉米堆满了院落,趁着天气晴好,他正在将玉米装进背篼运往房顶抓紧晾晒,看着自家院里和房顶堆积如山的金黄玉米,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眼中的笑意和心中的甜蜜,丰收之喜在他心中满溢。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金黄的玉米是农户汗水的勋章,更是未来的希望。近年来,保华镇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的目标,积极组织各乡科学开展农业生产工作。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加强田间管理,玉米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镇里还积极联系收购商,拓宽销售渠道,确保玉米能够销售出去,让村民的辛勤付出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