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个“智援公益驿站”在杭州龙门古镇启用

胡建云 新聞中心评论7,962字数 1425阅读4分45秒阅读模式

中国记录讯(记者 徐志平)国庆假期,浙江共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首个“智援公益驿站”在孙权后裔聚居地——富阳龙门古镇正式启用。

记者了解到,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镇,不仅迎来了一处全新公益设施,更见证了“科技赋能+人文疗愈”创新公益模式的落地生根,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10月5日,“智援公益驿站”联合“脉动”、浙江特殊儿童艺术团、浙江朱雀力甲科技有限公司、杭州BONBON艺术疗愈中心等公益伙伴,共同举办“脉动喊你来爬山”主题活动,搭建起特殊家庭与普通家庭的融合桥梁。活动创新性融合外骨骼机器人的生理助力与音乐疗愈的心理疏导,既帮助体弱者圆了登山梦,更探索出“科技+疗愈+自然”的文旅新路径。

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处富春江南岸的龙门山,主峰梅杏尖海拔1068米,为富阳第一高峰。山间林木葱郁、溪水潺潺,与龙门古镇共同构成“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观,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此次活动的一大突破,便是将音乐疗愈从都市室内场景,首次系统性引入龙门山的自然场域。登山途中,专业音乐疗愈师引导参与者在山水间驻足。空灵的乐器声与山风、鸟鸣、溪流交织,奏响独特的“山水交响乐”。疗愈师通过即兴音乐互动,帮助特殊家庭儿童及所有参与者缓解登山焦虑与疲惫,促进情绪表达与人际交流。这种设计跳出传统心理疏导框架,以自然为媒介,在无标签的美好环境中,让不同家庭实现无声交流,让“我们同在”取代“我们不同”。“城市治疗室的声音是人为塑造的,而龙门山的音乐是与天地共生的。”一位参与活动的音乐疗愈师感慨,“当千年山水人文与疗愈频率相遇,不仅是心理疏导,更是一场与历史、自然深度联结的精神复苏。活动中,‘特殊’与‘普通’的界限悄然消失,公益追求的社会无缝融合,此刻变得触手可及,音乐也成为攀登者内心与外界的和谐对话桥梁。”

记者发现,“智援公益驿站”配备的外骨骼机器人,为参与者提供了坚实的生理支撑。这款穿戴设备能显著增强下肢力量与耐力,帮助人们轻松跨越台阶与坡道,让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山巅,成为人人可及的目标。科技的力量,让“登龙门”这一象征吉祥与跨越的传统活动,真正实现了人群无差别参与。如果说外骨骼机器人从生理上“托举”攀登者,那音乐疗愈则从心理上“滋养”前行者。这种“生理+心理”的双模支持,构建起全方位的关怀闭环,让登山不仅是身体的挑战,更是心灵的修行。同时,相较于传统公益聚焦基本生活需求,“智援公益驿站”将公益维度提升至“精神文化生活与社会参与权平等”的新高度。让每位社会成员,无论身体条件如何,都能平等享受文化遗产与自然美景,感受登高望远的豪情与山水滋养的愉悦,这正是公益精神的进阶与升华。

据悉,“智援公益驿站”的落地与主题活动的成功,为龙门古镇乃至全国文旅产业提供了创新范本,标志着文旅体验正从传统观光、个人感受,向深度心灵共鸣转型。将音乐疗愈搬至山水间,并非简单的场景转换,而是理念的升级。它让自然景观不再是被动的“观赏对象”,而是主动参与的“疗愈伙伴”。龙门山与龙门古镇的千年文脉,更为这场身心疗愈赋予了独特的场域能量,让文旅体验更具温度与深度。“我们希望通过‘智援公益驿站’证明,文旅产业可以更包容、更有治愈力。”项目负责人表示,“当外骨骼机器人打破身体限制,音乐疗愈抚平心灵褶皱,龙门的山水与文脉才能真正惠及每一个人。这不仅是公益的进步,更是文旅产业向人性化、体验化发展的重要探索。让科技与人文在山水间不断碰撞出火花,助力更多人实现“身心无碍攀登”。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