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录讯(记者 龚读法)2025年11月6日至9日,第十届素食文化节在杭州英蓝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汇聚全球素食领域的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及跨界先锋,共同探讨素食文化、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记者了解到,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素食盛会之一,本届大会首次由亚太素食联盟(APVU)与杭州市素食协会联合主办,国际素食联盟(IVU)、马来西亚素食联盟等多家国际素食机构参与,彰显了杭州作为“东南素都”在国际素食舞台上的日益重要的地位。
据悉,来自中国国内和美国、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巴西、丹麦等国的专家及代表参与了此次大会,融合了营养学界、国际组织、媒体、素食企业产业等各个层面,进行了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国际素食联盟主席Rune-Christoffer Dragsdahl(丹麦)、亚太素食联盟主席CK Ashok Kumar(印度)、国际素食联盟(IVU)前主席、高级顾问Marly Winckler(巴西)、亚太素食联盟前主席Vythilingham Pillay等国际权威人士与中国本土专家同台交流,围绕素食与健康、素食与可持续发展,素食产业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这种多国协作的模式,不仅体现了素食文化的全球共识,更凸显了杭州在推动素食产业国际化中的桥梁作用。
在素食文化节上,国际素食联盟主席Rune-Christoffer Dragsdahl发表了题为《与农民和企业建立联盟》的主旨演讲,分享丹麦推动素食行动计划的经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教授则从《健康中国2030》战略出发,阐述植物性饮食对中国国民健康的意义。亚太素食联盟主席CK Ashok Kumar聚焦“非暴力食品创新”,提出素食产业对于人类文明的特别意义。
美国气候科学家拉奥博士(Dr.Saleish Rao)提出“星球B”计划,呼吁通过饮食转型应对生态问题,缓解地球各类危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专家陈斌教授则从碳中和角度,解析素食在低碳经济中的潜力,以及素食企业的善经济文明的重要意义。国际素食联盟(IVU)前主席、高级顾问Marly Winckler(巴西)女士介绍了素食对于城市和谐文明的重要意义。浙江大学食品营养学系的沈立荣教授则结合“食药同源”理念,探讨中国传统中医药的自然食物药用意义以及食药同源功能食品的开发前景。中国纯净素产业线希力谷董事长茅惠忠(壹素界创始人)详细介绍了全球素食信息平台,并对未来进行图景展望。
在“健康膳食与运动”专题中,马来西亚营养学专家Dr. Vythilingam Pillay通过个人几十年的医学经历科学解析纯素生活的健康益处;澳大利亚Innes Parker教授对素食者容易发生的草酸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巴西医学博士、营养学专家Dr.Eric Slywitch向大家发布了国际前沿营养研究情况并给出了详细而实用的饮食指南。同时,来自澳大利亚的Bob Ratnarajah发表题为《一万年的食物中断,以及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的报告,从各方面思考,如何克服障碍恢复素食传统,推动素食文化前进。
举办方告诉记者,本届大会的举办地杭州,素有“东南素都”之美誉。近年来,杭州通过政策支持、产业孵化与文化推广,在杭州构建起了集餐饮、研发、文旅于一体的素食生态圈。杭州素食协会负责人表示:“杭州素食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十届,成为连接国内外素食资源的重要平台。本次大会的国际化与跨界特色,将进一步推动杭州素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会闭幕式上,杭州素食协会为所有中外嘉宾颁发了“素食推广大使”的荣誉,感谢大家在素食行业中做出的贡献,切实推动国际素食界的深入合作。第十届素食文化节不仅是亚太地区素食界的盛会,更是全球素食国际联动的一次重要探索。大会通过国际协作与跨界融合,推动素食从生活方式走向产业创新,从区域实践迈向全球共识。在杭州这座千年古都的舞台上,素食文化的智慧与活力正悄然书写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