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录通讯社(记者:王玉伦 黄庆松)贵州消息:11月25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以下简称“盘兴高铁”)将于2025年11月28日建成通车。这一万众期盼的时刻,标志着贵州省各市(州)行政中心所在地全部实现高铁通达,圆满达成了“市市通高铁”的宏伟目标,在贵州交通发展史上树立起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作为贵州省高速铁路网的收官关键一环,盘兴高铁的建设始终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这条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高速铁路,北起沪昆高铁盘州站,向南经六盘水市盘州市石桥镇、响水镇、保田镇,进入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最终抵达兴义南站。线路正线全长约99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共设盘州、保田、兴义南3座车站。其中,保田站、兴义南站为新建车站,盘州站为改扩建车站。
盘兴高铁穿梭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深处,建设过程堪称一场与艰险地质条件的鏖战。全线共架设桥梁46座、打通隧道38座,桥隧比高达近91%,是目前贵州省已建成高速铁路中桥隧比最高的线路,其建设难度之大、工程技术之复杂可见一斑。自2021年12月全线开工建设以来,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们历经近四年的奋战攻坚,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工程优质高效推进:2024年12月18日,全线开始铺轨;2025年7月22日,铺轨圆满完工;8月初进入静态验收;9月6日启动联调联试;10月11日进入运行试验阶段;11月12日,两座新建车站全部完工。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盘兴高铁已完全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据发布会介绍,盘兴高铁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科学安排运力,计划开行兴义往返贵阳、铜仁、荔波以及成都、重庆等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共计7对。届时,从兴义南站至贵阳北站,最快动车组运行时间将大幅压缩至1小时56分,相比以往公路出行节省一半以上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出行效率。预计在2026年1月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时,还将根据客流需求进一步加密车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
“盘兴高铁,是一条承载梦想的‘圆梦之路’,也是一条攻坚克难的‘创新之路’,更是一条激活区域的‘希望之路’。”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黄强在发布会上动情地表示。他指出,高铁一通,时空距离骤缩,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98万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梦终于照进现实。这不仅是一次交通方式的升级,更将有力串联起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等闻名遐迩的优质旅游资源,深刻推动“交通+旅游”的深度融合,加速构建“快旅慢游”的现代化旅游服务体系,为沿线地区的乡村振兴和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劲动能。
盘兴高铁的战略意义远超一条线路本身。作为连接贵州西部与南部的关键通道,它彻底打通了六盘水市的南向出省快速走廊,并与既有的沪昆高铁等国家干线无缝衔接,构建起一个多向辐射、内畅外联的强劲枢纽:向东,可经沪昆高铁直抵贵阳,快速融入全国高铁网络;向西,可经盘州枢纽便捷接入云南昆明;向北,可有效联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南,则可通过兴义直抵广西北部湾,打通出海通道。这一战略性布局,极大地强化了六盘水作为“四省立交桥”的交通节点功能,为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注入了强劲动力,必将显著加速人才、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资源在沿线地区的流动与集聚,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协作和产业互补发展打开全新空间、创造无限可能。
从昔日“地无三尺平”的交通困局,到今日实现市(州)行政中心所在地高铁全覆盖的历史性跨越,贵州用十余年时间,走过了从奋力“追赶”到部分领域“领跑”的非凡奋进历程。盘兴高铁的建成通车,不仅是贵州波澜壮阔的交通建设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更开启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为黔滇桂结合部地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动力澎湃的“高铁引擎”。它不仅打通了黔西南州接入贵州高铁网络的“最后一公里”,更标志着贵州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实现市州中心城市高铁全覆盖的省份,成功构建起以省会贵阳为中心的“1—2小时高铁交通圈”,省内交通格局得到革命性完善。未来,这条钢铁巨龙必将以其高速、便捷的特性,有力促进沿线地区互联互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驱动产业优化升级,引领经济社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征程。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