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主席致联合国粮农组织 80周年贺信的重大意义与实践指引

李金荣 新聞中心评论3,331字数 3860阅读12分52秒阅读模式

摘要: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成立80周年致贺信,是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粮农治理的纲领性文件。贺信高度肯定了粮农组织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发展和粮食体系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携手国际社会应对全球饥饿问题的坚定决心。本文深入剖析贺信内涵,指出其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全球粮农合作与国内粮食安全实践的战略指引。研究表明,贺信精神与“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等国内实践相呼应,通过应急救援体系构建、植物性饮食推广与中医应急本领提升,形成"内外联动、平战结合"的粮食安全保障新格局,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关键词习近平贺信;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全球发展倡议;军地协同;应急救援

1引言:贺信的时代背景与战略价值

2025年10月16日,在国家粮食安全宣传周之际,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这一时间节点的选择极具深意——既是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的纪念时刻,也是全球粮食安全形势面临复杂挑战的关键时期。据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饥饿人口仍高达8.28亿,31亿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气候变化、地区冲突和经济波动持续威胁全球粮食系统。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向世界传递中国对粮食安全这一"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深刻关切。

贺信的发表延续了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一贯立场。习近平主席曾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此次贺信进一步将这一理念延伸至全球维度,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的使命担当。贺信与全球发展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方案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体系和实践路径。

贺信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其与国内战略的衔接。正如贺信所指出的,中国坚持"​依靠自身解决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一成就本身就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同时,国内正在推进的"​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通过构建应急救援体系、推广植物性饮食等举措,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支撑,形成了从国内到国际、从平时到战时的系统性粮食安全观。

 

 

2贺信对粮农组织工作的全球性肯定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明确指出,联合国粮农组织80年来"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发展和粮食体系转型、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评价是对粮农组织历史贡献的权威认证,也是对其未来工作的方向指引。

粮农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创建"​零饥饿​"世界为己任。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自1973年恢复在该组织的席位后,一直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贺信特别指出粮农组织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发展和粮食体系转型"方面的作用,这三点概括了粮农组织工作的核心维度:

​保障世界粮食安全​:通过全球粮食信息体系、早期预警机制和危机应对网络,粮农组织持续监测和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威胁。特别是在非洲之角饥荒、全球粮食价格危机等重大事件中,协调国际社会采取共同行动。

​推动乡村发展​:通过技术援助、能力建设和政策咨询,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小农生计水平,减少农村贫困。

​促进粮食体系转型​:推动全球粮食体系向更高效、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

3 中国粮食安全道路的自信宣示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依靠自身解决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并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这一表述是对中国粮食安全道路的自信宣示,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中国承诺。

3.1 中国粮食安全的核心成就

中国粮食安全道路的核心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

​产量保障​: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达到1.38万亿斤,创历史新高。谷物自给率超过95%,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储备充足​:中国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储备率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水平,有效应对了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波动。

​技术支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杂交水稻技术等重大创新为粮食增产提供了坚实支撑。

3.2 中国经验的全球价值

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政策优先​:坚持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小农包容​:通过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创新形式,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避免了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边缘化问题。

​技术适配​:开发推广适合小规模农户的农业技术,如杂交水稻、节水灌溉等,实现了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统一。

这些经验正通过南南合作等渠道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与粮农组织共同设立的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已帮助全球数十个国家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中国在非洲实施的农业示范中心项目,推广杂交水稻、菌草等技术,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大量农业技术人员。

4 全球发展倡议下的合作新蓝图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国际粮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愿同国际社会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一表述指明了未来全球粮农合作的方向与路径。

5 军地协同赋能粮食安全保障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精神在国内实践中得到全面贯彻,特别是通过"​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等创新机制,实现了粮食安全保障与应急救援体系的深度融合,彰显了"​平战结合、军民融合​"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优势。

5.1 军地协同的粮食安全维度

"军地协同七大课题五年计划"涵盖应急管理、健康保障、民族团结等领域,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

​应急保障体系​:通过组建"​军地应急救援总队​",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为粮食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在2022年河南汛情等突发事件中,军地协同机制有效保障了灾区粮食供应。

​植物性饮食推广​:第四届全球科学植物性饮食大会首次纳入军地协同健康保障议题,探讨植物性饮食在军事人员健康与应急保障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植物性饮食能显著降低共病发生风险,为改善军事人员健康状况、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广“军地一号·禾缘量子生物有机肥” ,以量子科技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应急本领​:通过举办"​中医比武​"活动,促进中医学习应急救援本领,将中医针灸、正骨、止血等传统技术融入现代应急救援体系,提升粮食安全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救护能力。

5.2 平安中国与健康中国的协同建设

第二届平安中国军地应急救援联盟大会和第四届全球科学植物性饮食大会是军地协同在平安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平安中国建设​:军地应急救援联盟大会以"军地协调联动,专业科学救援"为主题,推动建立大安全、抢大险、救大灾、防大疫行动体系,为粮食安全提供突发事件的应对保障。

​健康中国建设​:全球科学植物性饮食大会展示植物性饮食在健康保障中的应用前景,推动饮食结构优化,减少粮食浪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这与粮农组织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的倡议高度契合。

6 结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粮安未来

习近平主席致联合国粮农组织80周年贺信,是中国全球粮农治理观的集中阐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具体呈现。贺信的意义远超出外交礼仪范畴,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引意义。

参考文献

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新华社,2025-10-16.

凝聚合作共识 推动共同发展.新华每日电讯,2023-07-11.

“为全球农业合作注入新动力”.央视网,2022-03-31.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愿继续同世界各国加强粮食安全和减贫领域合作.新华网,2023-07-25.

以改革创新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人民网,2016-10-31.

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新华网,2018-07-16.

应急管理部:社会力量已纳入救援体系 将加强规范建设.环球网,2023.

中国平安:探索打造应急管理“1+N”政企协作模式,守护美好家园.新华网,2022-05-12.

同心携手 合力迎战——国防动员系统组织力量持续奋战抗洪抢险救灾一线纪实之三.海外网,2023-08-16.

澳大利亚畅销书作者、营养学专家西蒙·希尔分享“植物基”生活理念.人民网,2021-06-09.

甘肃办中医药急救技能大赛 以赛促学提高综合能力.中新网,2023-09-13.

 

 

 

作者简介:

周玉春,军地事业推动者,带领团队致力服务军地事业,传承红色教育及国防教育,以《军地•智库》内参为平台,指导军地企业解读国家各部委政策文件,向国家各部委反映基层情况、弘扬基层先进典型。成立军地应急救援研究中心、军地防恐研究中心,整合军地双方在应急救援领域的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创立军地应急救援总队,围绕应急救援的文化、理论、技术、装备、指挥协调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人才培养,完善应急装备物资储供体系等工作,以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事故,保护国家和经济社会稳定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记录新闻网所发布资讯欢迎转载、引用,务请注明来源。

 
跨界的艺术:高培淋的音视频之路 新聞中心

跨界的艺术:高培淋的音视频之路

(祖琳)报道 技术与商业的交汇处,绽放出最美的职业之花。 在音视频行业的浪潮中,技术与商业如同两条并行的河流,各自奔涌又彼此呼应。高培淋的故事,正是这两条河流交汇的精彩篇章。他从技术根基到商业领航的旅...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